6月30日至7月13日,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蒲公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正俯身桌前,带着社区儿童们开启一场“夏日手作之旅”——植物拓染的草木香还未散,丝网蝴蝶的振翅声已轻起,扭扭棒青蛙的“呱呱”声混着超轻粘土的甜香,最后在彩沙拼就的温暖时光前,汇聚成一屋子的童真与生机。
植物拓染:把四季敲进布里
7月1日,活动室长桌铺上白棉布。小朋友们依次选取摆放喜欢的花瓣、叶片,随后挥动小锤。在“咚咚”声中,叶绿素与花青素在布面晕开,青黄渐变像把夏天封存。志愿者在旁提醒:“敲太轻留不下色,太重又会破布。”20分钟后,小朋友们举着作品高兴地欢呼,古老技艺在指尖焕发生机。
图片是两位小朋友一起在制作植物拓染的场景。马景涛供图
丝网花:30分钟变出花蝴蝶
7月2日,志愿者铺开各色丝网,左手托模具,右手轻送,丝网“沙沙”滑过,瞬间裹成薄纱。“固定、拉紧,像蝴蝶收翅。”她指尖旋出波浪,银线穿出细密针脚。陈同学皱眉缠绕蝴蝶触角,魏同学“咔嚓”依次剪出蝴蝶翅膀。组装时,教室只剩“沙沙”声。两片翅膀对齐,绷线固定身体,再把触角缠绕。李同学举起橙色蝴蝶,周围同学纷纷赞叹。半小时后,满屋彩翼轻颤,教室秒变“蝴蝶展”。
图片小朋友们制作完“花蝴蝶”和志愿者们一起合影。熊宇涛供图
扭扭棒:指尖青蛙呱呱落地
7月7日,绿色扭扭棒成了活动室的“主角”。志愿者捏起一根,指尖翻折盘绕——对折、盘圈、缠线,不过10分钟,一只圆鼓鼓的“青蛙”便歪着脑袋立在手心。小朋友们踮脚围观,黄同学捏起两颗圆形泡沫球,轻轻按在青蛙头部两侧当眼睛,圆溜溜的,青蛙立刻“活”了过来。当天,50余只青蛙戒指在小朋友们手中诞生。他们把作品套在手指上,嘴里喊着“看我的青蛙会点头!
超轻粘土:捏出花花世界
7月9日,25色超轻粘土在活动室铺成“彩虹调色盘”。志愿者简单讲解后,小朋友们便扑向粘土——粉色搓花瓣,绿色揉茎叶,黄色捏花蕊,连白色也被揪成细丝当花蕊的绒毛。其中最出人意料的是黄同学,她把粘土揉成小圆球当“露珠”,用牙签戳在花瓣尖上,又在花茎缠了圈金色细线——“这是我给花做的项链!”小朋友们举着自己的“花束”互相比较,有的凑近闻“花香”(其实是粘土的淡淡甜香),有的把作品贴在脸颊上,说“软乎乎的像真的花”。
图片是小朋友们跟着志愿者一起学习粘土制作的场景。陈欣然供图
沙画:彩沙拼出温暖时刻
7月10日,50余名小朋友挤在活动室桌前,屏息凝神捏着牙签挑彩砂。张同学用橘色沙铺“生日蛋糕”底,粉色撒奶油花;余同学撒深灰、银白塑“家人背影”;杨同学戳“奔跑的小狗”,金黄沙粒滑落成翘尾毛球。揭模时“哇”声起,小朋友们举着甜香蛋糕、温暖背影、欢快小狗,眼睛亮如星,彩沙在指尖闪着光。
图片是两位小朋友制作完砂画和志愿者合影。李佳豪供图
七月,蒲公英志愿服务队联合营盘社区,带小朋友们用拓染敲进夏天,丝网编出蝶影,扭扭棒捏蛙鸣,粘土捏花戴“戒指”,彩沙拼出温暖时光。志愿者手把手引路,小朋友们在专注与创造中,让自然与想象在指尖生长,埋下热爱与成长的种子。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马景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景涛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