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廖凌)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为引导青年学生在“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7日-7月13日,广西职业师范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非遗薪火 启智育苗”实践团以“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教育”为主线,深入来宾市忻城县大塘镇寨北村,通过非遗系列活动,让乡村儿童在动手实践中触摸广西非遗文化的根脉,以青春之名,赴一场文化与乡土的双向奔赴。
非遗课堂润童心,巧手传承续文脉
“乡村非遗小课堂,文化传承大梦想”非遗系列课堂,主要通过知识讲解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广西非遗文化的魅力。课堂上,实践团成员用故事、图片和视频讲述广西非遗故事,孩子们专注聆听、踊跃提问,对非遗文化表现出好奇与向往。在铜鼓、剪纸、书法、漆扇、绣球、竹编、扎染等非遗手工体验课上,每一份作品的完成都让孩子们收获满满。欢声笑语中,非遗文化的种子悄然播撒,为乡村教育注入了非遗文化传承的活力。
图为实践团带领小朋友们制作的非遗手工:绣球
童手点亮非遗灯,成果共赏启新程
在“小手传承大非遗”展览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将小朋友们亲手制作的剪纸、扎染、铜鼓、竹编等非遗手工作品一一进行展示。寨北村小学生莫莫在实践团成员指导下完成了一幅剪纸作品:“它好像会动!你看这个小鱼像在游一样。” 现场还展出了“非遗系列课堂”活动中孩子们创作的200余件非遗手工作品,从铜鼓彩绘到手帕扎染,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创新。
图为小朋友们制作的非遗手工作品:漆扇
图为小朋友们制作的非遗手工作品:铜鼓
非遗薪火传童心,壮乡三宝共守护
实践团围绕广西非遗资源,以“宝藏文化大放送”为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主题宣讲。成员们用游戏化的互动,把壮锦、黄泥鼓舞和壮族山歌这三大瑰宝化作奇妙宝藏,带领小朋友们沉浸式探秘非遗广西。宣讲结束,实践团发起“保护非遗大行动”倡议,让每一颗童心成为小小守护者。
图为实践团在给小朋友们进行广西非遗知识主题宣讲
蚕房研学传技艺,稚子巧探非遗韵
当非遗传承跳出课本,实践团带着小朋友们走进寨北村养蚕基地,以“非遗小侦探”之名,开启一场传统养蚕技艺与非遗丝绸文化的探秘之旅。在养殖人员指导下,大家近距离观察蚕宝宝的生命轨迹,看到 “桑叶饲养、控温保湿、上蔟采茧” 等传统养蚕技艺的智慧。这场非遗研学,让孩子们在亲历中读懂:非遗养蚕技艺从来不是静止的历史,而是流动在生活里的文化血脉。
图为小朋友们在近距离观察养蚕技艺
童真织就非遗韵 自然为裳舞风华
为让小朋友更直观地感受到广西非遗服饰的魅力,实践团组织寨北小萌娃们穿上精美的服饰走进大自然中,用服饰讲述文化故事。实践团结合AI技术,用镜头记录孩子们身着绚丽服饰的精彩瞬间。随着快门一次次按下,萌娃们的笑脸与广西非遗服饰之美在乡野间定格,成为非遗文化传承中一抹鲜活的亮色。
图为小萌娃们体验广西非遗服饰之美
千年文脉传薪火,青春匠心焕新章
7月10日晚上,实践团在寨北村文化广场举办“非遗正青春,薪火永相传”文艺汇演。汇演以非遗展演、童趣互动为核心,通过舞蹈、音乐、走秀等形式,让村民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多元节目交相辉映,恰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既守住文化根脉,又点燃乡村振兴的精神火炬,为振兴之路铺就熠熠生辉的非遗底色,让文明之光在乡土间永续长明。
图为文艺汇演节目《相亲相爱》大合唱
桑园晨曲留足迹,青春汗水润田畴
此外,实践团成员还投身田间地头,帮助贫困户采摘200多斤桑叶,用实际行动为村民办实事。迎着初夏微凉的晨雾,趁蝉声尚未燥烈,实践团成员一行已到达桑垄深处。在村民“一捏二折三轻放”的采叶诀示范后,大家便俯身钻入比人还高的桑林。从最初掐不准嫩老,到默契地一人攀高、一人接叶、一人理筐,节奏渐渐如歌。丰收前的桑园正铺展着一幅动人的清晨画卷。
图为实践团成员帮助贫困户采摘桑叶
结对共建育新苗,播撒希望待花开
7月13日上午,寨北村团支部与广西职业师范学院经贸学院团委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会上,寨北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团支部书记与实践团师生就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教育进行充分交流。同时,针对乡村教育现状,实践团成员们提出与寨北村青少年组成帮扶小组,通过寒暑假“沉浸式体验”等形式,持续推进非遗文化与乡村教育的深度融合。
图为寨北村团支部与广西职业师范学院经贸学院团委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实践团以非遗文化作笔,乡村课堂为卷,为小朋友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带领孩子们触摸文化脉搏。实践团成员们表示:“最难忘的是课堂里一张张逐渐增多的笑脸,刚开始时只有21个小朋友,消息在村里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增多到64个小朋友,小小的教室被笑声填满。那一刻,我真切感到非遗文化是点燃童心、聚拢人气的火炬,也照亮了我们社会实践的初心。”未来,职师院的学子们将继续挺膺担当,做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铸魂人”,立志为广西非遗传承发展与教育深度融合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廖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廖凌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