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黄姚北莱讯(通讯员 潘雪庆、何嘉欣)当废纸箱遇上童真创意,当普通话融入乡村振兴梦想,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北莱村北莱红星幼儿园绽放。
近日,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语传情,古韵黄姚”实践团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赴北莱村幼儿园开展环保支教以及推普活动。实践团在北莱村龙书记的带领下,走进幼儿园开展主题以“废箱焕新创益趣,普语童言话乡兴”的环保手工推普活动。师生们用废弃纸箱作教材,以普通话为纽带,在童趣创作中播撒绿色与希望的种子。
图为志愿者环保课堂讲解中 通讯员 陆丽娟供图
巧手“剪”出新世界:废纸箱变身创意乐园
课堂上,志愿者成员举起彩绘纸箱模型,瞬间点燃孩子们的热情。在志愿者们指导下,28名幼儿手持安全剪刀,专注地裁剪废旧纸箱:“咔嚓”声里的创造:有的剪出拱形门洞,拼成“童话城堡”;有的裁出车轮形状,组装成“振兴号运输车”;还有的将纸箱片折叠成小书架,装点“未来书屋”。
图为小朋友环保手工进行中 通讯员 陆丽娟供图
环保理念润童心:“纸箱是从哪里来的?”“用完的东西该怎么办?”志愿者们用互动问答,引导孩子们说出“回收”“再利用”“爱护环境”等普通话词汇,让绿色理念扎根心田。
普语童声话家乡:小手工承载振兴梦
手工创作中,实践团巧妙植入普通话教学:“做中学”词汇课堂: 孩子们边剪裁边学习“剪刀”“纸箱”“粘贴”“颜色”等手工术语;制作“我的梦想家园”时,志愿者教他们说:“我想让家乡有大大的医院”、“甜甜的香水柠檬园”。
童言畅想振兴图:完成作品后,孩子们用普通话介绍创作:“我做的太阳能汽车,将来要开遍全村!”“这是幼儿园新教室,有好多图书!”稚嫩的普通话里,跃动着对家乡未来的憧憬。
图为小朋友环保课堂成品展示 通讯员 陆丽娟供图
龙书记拿起一幅“北莱未来小镇”纸板画感慨:“孩子们剪的是纸箱,话的是梦想!普通话让他们敢想敢说,这就是乡村振兴的‘新苗苗’!”
变废为宝蕴深意:小课堂链接大未来
活动尾声,实践团将作品布置成“童创振兴博览角”。“废箱焕新”不仅是手工课,更隐喻乡村资源的活化再生;孩子用普通话描述的梦想家园,正是推普赋能乡村振兴的缩影。当‘医语传情’遇上‘童言童语’,他们看见的不仅是创意,更是乡村未来主人翁的成长力量!
图为环保课堂合照留念 通讯员 陆丽娟供图
这堂充满童趣的环保手工课,在“咔嚓”声中变废为宝,不仅让废旧纸箱焕发新生,更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绿色理念的种子。同时,志愿者们巧妙融入普通话教学,让规范的语言伴着欢声笑语浸润童心。梧州医专学子用青春力量服务乡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下乡”精神,为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北莱村的文明建设增添了亮丽一笔。当剪刀的“咔嚓”声与童真的普通话交响,北莱村的绿色希望与振兴蓝图,正在孩子们手中悄然剪出。
撰文|潘雪庆 何嘉欣
图片|陆丽娟
审核|周勇 张炳军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潘雪庆、何嘉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潘雪庆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