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上午,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科技小院志愿服务团”的青年志愿者们满怀热忱,走进湘潭市雨湖区建设社区,开展“七彩筑梦,莲韵润心”七彩假期志愿活动。志愿者李媛瑗为社区的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堂妙趣横生的《有趣的甲骨文》课程,引领孩子们开启一场穿越三千年的文化探索之旅,探寻中华文字的古老奥秘。

甲骨文课堂:穿越三千年的文化之旅

课程围绕“甲骨文的前世今生”“甲骨文与十二生肖”“甲骨文的特点与意义”“汉字的演变”四大板块有序展开。李媛瑗凭借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为孩子们娓娓道来甲骨文的起源:从古老的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的传说,再到商周时期刻于龟甲兽骨之上用于占卜的文字。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对这些承载着千年故事的“会说话的骨头”惊叹不已,纷纷踊跃猜测甲骨文中象形文字的寓意,课堂氛围热烈非凡。

在“甲骨文与十二生肖”的互动环节,志愿者巧妙地通过对比现代汉字与甲骨文的写法,引导孩子们拿起画笔,临摹“龙”“虎”“马”等生肖文字。一位小朋友兴奋不已地说道:“原来甲骨文里的‘马’字,真的把马尾巴的形态画出来啦!”此外,课程还借助动画视频,生动展示了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的演变历程,让孩子们直观领略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绵延不绝。

志愿者李媛瑗讲解甲骨文知识

文化传承:在童心播下文明的种子

“甲骨文不仅是文字,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历史密码’。”李媛瑗向孩子们解释甲骨文的历史意义:它记录了商朝的天文、战争与祭祀,是研究中华文明的重要钥匙。孩子们在互动中懂得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一名学生举手分享:“我要把今天学的‘日’‘月’甲骨文写下来,回家考考爸爸妈妈!”

社区儿童认真听讲

志愿初心:科技与人文的温暖交融

作为一支独具科技服务特色的团队,“科技小院志愿服务队”在此次活动中,巧妙地将科学普及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在后续为期10天的社区志愿课程活动中,还将陆续推出植物拓印、莲的奇妙旅程、红色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旨在以趣味横生的科普课堂为载体,充分激发孩子们对乡村振兴和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带队老师表示:“希望此次活动能如‘莲韵’般润泽孩子们的心灵,让文化自信和爱国热情在下一代心中扎根发芽。”

志愿者与社区儿童一起跳绳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纷纷展示自己的甲骨文作品,志愿者还与社区儿童一同跳绳,欢声笑语回荡在社区上空。社区工作人员也连连称赞:“这样的课堂既充满趣味又富有深度,真正让孩子们的暑假变得‘七彩’起来!”(通讯员:曾雅慧 江甜 贺玲)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曾雅慧 江甜 贺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雅慧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63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