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为缓解乡村地区心理健康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2025年7月18日,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宜心苗行志愿服务队”,带着精心策划的“青苗护航,心沐苗乡”志愿服务活动方案,来到宜宾市兴文县大河苗族乡开启了为期十天的乡村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之旅。在前三天的活动中,他们用专业的知识、热情的态度和创新的方式,为乡村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欢笑和心灵的慰藉。
▲图为服务队成员与课堂学生合影
服务队的调研组成员们深入乡村,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乡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
服务队在大河苗族乡政府的支持下,组织了首次心理健康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了情绪管理、学习压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多个维度,旨在全面了解乡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现状。在问卷发放过程中,服务队成员们耐心地向孩子们讲解问卷填写的注意事项,确保问卷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孩子们认真地填写问卷,他们的每一个答案都像是打开他们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
▲图为服务队成员为学生讲解问卷
为了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态,服务队还精心设计了深度访谈环节。调研组成员们深入到村民家庭,与孩子们和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在访谈中,服务队成员们用温暖的话语和真诚的态度,引导孩子们和家长分享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有的孩子在访谈中敞开了心扉,诉说着他们在学校遇到的困难和在家里的孤独;有的家长则表达了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困惑。
▲图为服务队学生深入家户走访
“在挫折中奋起成长”课程,通过情景模拟和心理游戏,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挫折,并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
课程从充满趣味的“天鹅进化论”游戏开始。同学们通过“石头剪刀布”模拟成长历程,经历着“蛋-小鸡-天鹅”的进化,也体验着“退化”的失落。瞬间点燃学生对“挫折”的直观思考。在“解码挫折”环节,学生们在彩色便利贴上写下近期烦恼真实的“小挫折”被集中展示。通过师生共同辨析,一个关键结论逐渐清晰:挫折是目标受阻的暂时状态,并非最终的“失败”。“笑对挫折”环节。学生们在纸上点下一个代表挫折的“黑点”,随后用彩笔尽情创作。原本刺眼的黑点,在画笔下化作了璀璨星空的中心、向日葵的花蕊、热气球的关键节点……
▲图为心理健康特色课程“在挫折中奋起成长”
这堂精心设计的课程,不仅实现了“认知-情感-行为”的三维目标,更在学生心中埋下了积极应对挑战的种子。当课堂结束,那些曾代表挫折的“黑点”,已在学生们笔下绽放为独一无二的生命图案。这或许正是成长的隐喻——直面困境,主动转化,每个人都能在挫折的底色上,绘就属于自己的璀璨星空。
▲图为民族文化课堂学生与作品合影
在“青苗护航,心沐苗乡”活动的前三天里,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宜心苗行”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内涵。他们通过专业的心理调研,为乡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把脉问诊;通过趣味横生的心理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快乐;通过团队的紧密协作,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乡村的田野上,服务队的旗帜迎风飘扬,他们的脚步坚定而有力。这是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接力赛,服务队的成员们正在用他们的青春和热情,为乡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书写着温暖的篇章。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武舒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武舒怡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