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黄悦心)为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推动青年学子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发展的实践动能,7月8日,广州工商学院青萌仙塘突击队踏足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夏天,青萌仙塘突击队将深入挖掘仙塘镇特色文化资源,以镜头为笔、调研为墨,在青砖黛瓦间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图为 队伍出征合照(供图:邱宗宝)
青春对话东江湖畔,首探仙塘古韵新篇!
自2019年广州工商学院与东源县结缘以来,每一年都有一批批来自广州工商学院的年轻身影怀揣炽热初心,奔赴东源各地,以青春智慧托举乡村振兴。
仙塘镇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南部,是东源县行政中心所在地,同时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完整保存着潘氏“参军第”“大夫第”等30余座清代古建筑,其中南园古村是广东名村和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之一,也是河源市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客家古村落之一。
近年来,仙塘镇依托东江生态资源与古村文化,打造“古村研学+周末经济”旅游线路,南园古村、东江画廊等景点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绘就了一幅文旅融合促振兴的生动图景。从千年客家古邑到现代产业新城,仙塘镇正以开放姿态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广州工商学院青萌仙塘突击队将以镜头记录古村文化建筑的岁月痕迹,在斑驳墙垣间寻找仙塘乡村振兴的文化密码。
图为 南园古村“双百行动”实践基地(供图:潘彦怡)
百年书院,触摸客家文脉的心跳
柳溪书院坐落于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南园古村,是东源县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朝道光元年(1824年),曾培育出多位举人、进士,被誉为“东江文脉摇篮”。书院内设讲学堂、藏书阁、祭祖厅,厅堂悬挂“耕读传家”“明德惟馨”等楹联,中厅至今仍保留着清代课桌与碑刻,见证着百年书声不息。
7月9日,突击队前往柳溪书院开展了整理提升文化场所的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分工协作,轻轻拂去书架上的浮尘,将书籍按类别重新归类并整齐摆放,同时仔细检查每本书籍的完好程度,确保文献资料的保存状态。此外,队员们还深度清洁各个读书室的桌椅和角落积尘,为读者和游客营造了更加舒适、整洁的阅读环境。
图为 突击队成员为柳溪书院整理书籍(供图:何彩莲)
传统与现代的“破壁”,让村民收入翻番
7月10日午后,突击队与红光村“两委”干部潘海东进行了深入访谈,探寻红光村发展的蓬勃脉动。在访谈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红光村的发展历程,近年来红光村以“南园古村艺术文化节”、乡村春晚等特色活动为墨,绘就农文旅融合新画卷,让这座百年古村焕发新生,更让村民的钱袋子随着游客的欢声笑语渐渐鼓了起来。
图为 突击队成员与红光村“两委”干部潘海东进行访谈(供图:卢家欣)
接下来,队员们将继续深入挖掘仙塘镇的文化资源,用更鲜活的创意激活历史记忆,让南园古韵化作触手可及的文化体验。青萌仙塘突击队的足迹将踏遍仙塘的古村巷陌,在东江畔的沃土上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担当,让文化星火照亮乡野,让智慧力量扎根大地!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悦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悦心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