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3月21日讯 (通讯员 杜瑞斌)7月5日至18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芯火·心光,青春筑梦”实践团深入广州市花都区西头村,围绕“爱国铸魂、科技启智、心理润心”主题,开展了为期14天的特色实践活动,将专业知识融入乡村振兴实践,为乡村儿童成长注入青春动能。
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家国情怀
实践团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乡土实践。在西头村,96岁老党员以“开拖拉机、当保安”的亲身经历,讲述守护乡村的初心,勉励青年“把责任扛到底”。拥有22年党龄的村干部展示泛黄的账本,细数医保补贴从30元增至500多元的变迁,诠释“管好民生钱”的使命担当。学子们组织《向阳花》观影课,引导儿童感悟“向阳而生”的生命力量,孩子们亲手制作感恩卡片,将朴素情感付诸笔端,爱国爱乡的种子在亲身体验中生根发芽。
播撒科技火种 激发创新潜能
实践团化身“科技引路人”。通过系统讲解机器人原理并现场演示巡检机器人功能,让孩子们近距离体验智能技术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兴农的兴趣。活动不仅普及了知识,而且搭建起城乡科技交流的桥梁。团队深入蓝莓基地进行调研,沟通交流农业科技的新技术、新理念。从人工智能科普到深入蓝莓种植基地调研,青年学子积极探寻将科技创新力转化为驱动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关注心理健康 护航阳光成长
本次实践活动重点关注乡村青少年心理健康需求。实践团精心设计“信任圈”团体游戏,引导蒙眼儿童在同伴协助下穿越障碍,学习信任与合作。在“小小设计师—AI守护星”活动中,成员讲述科技守护故事,鼓励孩子们通过自主设计表达内心情感。活动还包含性格测试帮助儿童认知自我,以及植物认养、心愿卡书写等环节,让孩子们在悉心照料中体悟耐心与责任。
深化校地合作 书写青春担当
实践期间,花都区狮岭镇的领导干部、人大代表与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师生举行了专题座谈会。双方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祠堂文化保护传承、儿童心理健康守护、科技助农项目等议题进行了交流,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会上,西头村党支部副书记邹容娣结合自身,从大学生村官到村支书的成长经历,生动诠释“有作为才有位”的时代担当,引发了青年学子投身基层、青春报国的强烈共鸣。
实践团负责人表示,团队将持续跟进西头村需求,推动“红色研学、科技助农、心理关爱”项目常态化、长效化。未来,实践团成员将持续以乡土为课堂,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普及科技知识中锤炼创新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杜瑞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杜瑞斌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