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到7月19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梦·强师行”秉烛行支教队围绕“人文精神汇聚科学星火 教育精神赋能基教发展”的主题,给重庆市万州区三峡初级中学200多位学生带来了趣味学科乐园、技能创新工坊、创意艺术进阶三大课程体系,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夏日时光。


AR赋能教学 共享优质资源

“老师们的课程设计特别有趣,我觉得这几天的收获真的很大。”三峡初中的学生们兴奋地分享着他们的学习体验。在AR化学课上,学生们通过平板电脑体验了虚拟实验的奇妙,原本只能在课本上看到的化学器材和实验流程,如今生动地呈现在眼前。

这一创新教学模式的背后,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蔡苏教授团队的技术支持。支教队队长周姝含介绍道:“授课老师仅需要在平板上提前下载好相应的课程案例,就可以将同学们在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实验器材带进课堂之中。由于AR技术只需要平板就可以在普通教室中开展教学,这种轻量级的教学方式对硬件设施要求较低,易于推广实施,极具借鉴意义。”

▲图为学生在化学AR课堂上使用平板进行小组学习


课程体系多元 开阔学生眼界

秉烛行支教队课程设计以“趣味学科乐园”“技能创新工坊”“创意艺术进阶”三大单元为核心,递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趣味学科乐园”里,支教老师用游戏化教学让数学、物理等学科变有趣,希望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探索世界的钥匙;古典诗词鉴赏与创作课程则唤醒学生文化基因;“技能创新工坊”注重实践与创新,通过素质拓展等课程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批判性思维,通过武术课传递爱国情怀,让学生树立保家卫国信念;“创意艺术进阶”单元通过京剧等课程以美育人、塑造人格。

▲图为学生在排练原创红色戏剧


关注学生心理 传递温暖力量

北师大学子了解到三峡初中众多留守儿童需心理关怀,支教队还设立了“解忧信箱”活动。队员鼓励同学们将心里话写在纸条投入信箱,支教老师每天认真阅读并回复。信箱成师生心灵沟通桥梁,让同学们敞开心扉分享苦乐。互动使同学们感受关心理解,彼此信任加深。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支教队开展了“体育开放日”为学生提供展示舞台,拉火车等趣味游戏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支教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营造和谐友爱互助的成长氛围。


团课淬炼初心 支教践行使命

除日常教学活动外,秉烛行支教队临时团支部深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理论学习与实地参访中强化使命担当。

▲图为支教队员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参观学习

在“回望峥嵘岁月 赓续抗战精神”主题团课上,罗玮琳老师带队员重温全民族抗战史诗,领悟爱国情怀;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参访活动中,队员见证三峡移民壮举,将“胸怀国之大者”信念融入教育帮扶实践,让家国情怀在支教课堂落地。


撰文 | 韩圳钊

图片 | 吴雅娇

一审 | 汤世豪

二审 | 周姝含

三审 | 罗玮琳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姝含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姝含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422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