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个饼干袋上的日期过了,还能吃吗?”7月,新安县铁门镇陈村小学的教室里,8岁的韩雨彤举着包装袋,仰着小脸发问。洛阳师范学院开阳书院1号学生社区小“ 阅”亮社会实践队队员笑着接过, 顺势教孩子们辨认食品保质期、讲解安全用药常识。7月1日至8日, 这支实践队围绕“阅读+”理念,走进洛阳乡村校园与社区,用青春力量为基层教育和文化建设注入活力。

在乡村教育一线,实践队先后走进汝阳县刘店镇昌村小学、新安县铁门镇陈村小学,锚定“食药安全+阅读创新”深耕。食药安全课堂上,队员们带着过期食品包装实操教学,“哪些零食不能买”的抢答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在互动中轻松掌握了保质期识别、“三无产品”辨别等知识;阅读课上,《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成了思维导图教学的素材,队员们教孩子们用颜色区分情节、用小图标标注角色。“以前看书只记个大概,现在对着图能说清女娲先做了什么、后羿为什么射日!”昌村小学的毛启源举着自己画的思维导图,边说边模仿后羿拉弓的样子,眼睛笑成月牙。

图为实践队员与昌村小学儿童进行课堂互动。张文阳供图

社区实践中,伊滨区袁付社区、新源嘉苑社区的活动同样热闹,“阅”芽儿三育工坊以“阅读”为核心纽带,将经典读物与体育、美育、劳育巧妙融合,让孩子们在书本之外收获成长。工坊以《夏洛的网》深度阅读开篇,队员们生动讲述夏洛与威尔伯的故事,让孩子们先在文字里走进农场世界。随后,大家拿起画笔描绘“我心中的农场”,把书中的谷仓、动物变成笔下的色彩与线条,在美育创作中延伸阅读想象;劳育环节里,孩子们亲手往小花盆里播下种子,轻埋土壤、浇上清水时,眼里满是对生命成长的期待;而体育环节则从书中动物活力场景获得灵感,孩子们模仿小猪跑、蜘蛛“织网”,在肢体舒展中感受故事里的生命力,实现了从“读故事”到“亲体验”的自然衔接。“易书小集”更是把三育的巧思藏进了欢乐里。孩子们拎着闲置书来交换,换完书坐在桌边,用颜料给旧书封面画上新图案,画笔涂涂抹抹间,旧书有了新模样;整理交换来的图书时,大家七手八脚地把童话书、科普书分好类,摆得整整齐齐;“两人三足运输图书”的游戏一喊开始,孩子们两两绑着腿,小心翼翼地把书从这头运到那头,笑声差点掀翻屋顶。8岁的张嘉悦刚画完旧书封面的女娲,举着书跑过来:“换书能画画,还能和同学玩游戏,太好玩啦!”此外,实践队还踏入都会心城市书房,给家长讲亲子阅读技巧,和管理员一同擦拭书架、分类图书,让书香伴着劳动气息,浸润社区每处角落。

图为实践队员与新源嘉苑社区儿童共读绘本画面。宋鑫钰供图

8天的实践里,队员们以“阅读+食药安全”守护乡村孩子的健康,用“阅读+多元实践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作为洛阳师范学院开阳书院1号学生社区培育的实践力量,这支队伍始终扎根基层,用专业知识服务家乡。“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就知道我们的付出有意义。”队员李琼说。

图为实践队与陈村小学儿童合影留念。李晶晶供图

此次实践中,队员们用“阅读+食药安全”守护乡村孩子的健康,以“阅读+体美劳”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孩子们的笑脸、家长的认可、社区里更浓厚的书香,都是这场实践留下的印记。而这些印记,正像种子一样,在基层的沃土上扎根、发芽,等待着未来生长出更多的可能。(通讯员胡唯唯 孟铜宁 张文阳 石方雨)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文阳 石方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文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