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邱安志)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青年实践贡献青春力量,深入了解九益村发展现状及村民对发展的看法,广州理工学院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暖光夏行突击队于2025年7月18日深入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九益村进行走访访谈,通过实地考察、与亲历者和管理者深入访谈,记录下九益村绿色发展的显著成效。

九益村发展历程

2013年,九益村被纳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14个经济合作社协同推进,依托千亩稻田实施机械化耕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2022年,该村通过土地经营权抵押试点,成功完成134亩土地的市场化交易。2024年,机耕道硬化与水渠改造工程全面实施,有效提升了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农田提质增效。

历史注脚: 移民村石碑静立村口,见证从“避水而居”到“因水而兴”的变迁。

采访移民村生产大队队长——见证古村新生

实践队队员邱安志在村中走访时,发现一户门前悬挂“光荣之家”门牌的村民。经采访得知,户主为曾参加越南保卫战的老兵,并担任移民村生产大队队长。谈及历史,该老兵抚摸着门牌感慨道:“上世纪60年代,因水库建设需要,周、石、魏、何等姓氏的村民在政府组织下,从低洼易涝的库区迁至现址,形成了今日的移民新村。如今,这里已成为安居乐业的理想家园。”

实践队队员在采访移民村生产大队队长

采访水库管理人——长冚水库的生态实践

在了解到长冚水库(当地俗称长隆水库)对九益村的重要性后,为深入考察其生态管护成效,实践队实地考察了该水库。实践队队员邱安志于清晨采访了水库管理员。管理员指向波光粼粼的水面强调:“长冚水库是本村的核心命脉。这座始建于1964年、占地面积约300亩的水利工程,60年来持续为下游的柠檬园、柑橘田与稻田提供着至关重要的灌溉水源。”

长冚水库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公示牌

当被问及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解时,管理员结合库区周边的青山解释道:“优质的灌溉水源保障了有机稻米的生产,富含矿物质的山泉水可直接饮用。生态价值已切实转化为村民的经济收益,这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体现。”管理员特别提到,目前水库周边已开辟小规模生态垂钓区,成为村民休闲场所,绿色经济形态初步显现,而暖光夏行突击队的大学生志愿者能够帮忙拓宽宣传渠道,让更多人知悉长冚水库,也是为九益村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实践队队员在采访水库管理员

采访九益村副主任——四季兰基地引领产业升级

结束水库采访后,实践队沿水库下游前进,途经一片柠檬果园,随后抵达一处建设中的工地。采访组成员邱安志在施工现场采访了九益村党支部副书记、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张伟东。张伟东展望道:“未来这里不仅是兰花生产基地,更是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他介绍,该基地定位为华南地区新兴兰花育种中心,计划于2025年至2026年间建成,旨在实现“四季有花、常年观叶”的景观效果。基地将构建产销一体化链条,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花卉市场,并带动村民参与种苗繁育。同时,基地将与现有的水稻种植、柠檬果园形成互补产业链,助力九益村特色产品走向全国。

柠檬园

四季兰基地

晒谷

如今,志愿力量的加入,为九益村的振兴画卷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片曾让居民因水迁徙的土地,正秉持生态优先理念,以产业为支撑,描绘着“水清田沃、兰香人和”的富美乡村图景。从移民安居到良田丰产,从水库涵养到兰园建设,九益村通过“生态优先、产业筑基、文化铸魂”的系统实践,诠释了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以暖光夏行突击队为代表的志愿力量,正以自己的方式为九益村助力,成为乡村发展乐章中温暖而闪亮的音符。随着四季兰基地的芬芳在山野间弥漫,这座千年古村正谱写更加绚丽的绿色发展新篇章。

采访:邱安志 | 摄影:余雪莹 | 后期:方应杰 | 特别致谢:暖光夏行突击队志愿服务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邱安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邱安志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4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