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齐迹数旅” 社会实践团怀揣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走进承载着千年齐文化记忆的炉神庙,开启了一场探寻齐文化根脉的深度研学之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史料研读与专家访谈,挖掘炉神庙所蕴含的齐文化内涵,为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
炉神庙坐落于齐文化核心区域,其建筑格局与历史沿革深深烙印着齐国的文化基因。实践团成员抵达后,首先跟随庙内讲解员参观了主体建筑。从山门处雕刻的 “八卦纹”,到正殿梁枋上绘制的 “渔盐耕读” 彩绘,每一处细节都折射出齐国 “尊贤尚功”“通商惠工” 的治国理念。在殿内保存完好的清代《重修炉神庙碑记》前,成员们驻足良久,仔细研读碑文记载的齐国冶炼业发展历程,“铁山之冶,甲于天下” 的文字描述,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战国时期齐国手工业的辉煌成就。
为更深入解读炉神庙与齐文化的关联,实践团特别邀请了地方文化学者张教授开展专题座谈。张教授结合史料,生动讲述了炉神庙与齐国 “桑麻遍野,粟米如流” 的经济盛况之间的联系:“炉神庙最初为祭祀冶炼之神而建,背后实则是齐国对工商业的重视。正是凭借发达的冶铁、制盐产业,齐国才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座谈中,成员们积极提问,围绕 “齐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对当代的启示”“炉神庙的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 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场思想碰撞不断。
图为实践团成员登上通往炉神庙的台阶
实践过程中,成员们手持专业设备,拍摄高清影像、记录尺寸数据,计划后续搭建炉神庙数字模型,让珍贵的齐文化遗产以更鲜活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以前在课本里学习齐文化,总觉得很遥远。这次走进炉神庙,触摸着历史的痕迹,才真正理解了‘泱泱齐风’的厚重。” 实践团成员感慨道。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炉神庙前
图为实践团成员探讨理论心得
此次炉神庙研学之旅,不仅让 “齐迹数旅” 社会实践团成员们深入挖掘了齐文化的历史底蕴,更坚定了大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接下来,团队将整理考察资料,形成齐文化研学报告,并通过线上展览、校园宣讲等形式,分享探寻成果,让更多人感受齐文化的独特魅力,助力齐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撰稿:冯旭 王艺璇)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冯旭 邢宇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宋恩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