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廖妍钰 薛靓婕) 当千年矿物蓝遇见现代化学蓝,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童心种悄然绽放。7月16日,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启明星”闽疆融情筑梦实践队在福清市展开“光影缀绿,蓝晒传情”主题活动。通过传统艺术与现代科学的碰撞,为闽疆两地儿童搭建起文化交流的彩虹桥。

活动伊始,带队老师叶齐、高伟森以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千里江山图》为引,结合北宋画师赵佶所作的《瑞鹤图》,带领孩子们走进传统矿物颜料的世界,当印有《千里江山图》的丝巾徐徐展开,孩子们纷纷凑近触摸、讨论,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传统艺术的魅力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孩子们好奇地触摸《千里江山图》绢本

从千年矿物颜料的“古色”过渡到现代科技的“新蓝”,实践队队员们向孩子们展示了化学蓝晒法,孩子们利用柠檬酸铁铵和铁氰化钾创作出了普鲁士蓝色影像,在阳光的作用下将植物轮廓永久封存于一抹新蓝之中。

▲图为孩子们亲手制作蓝晒

这场实验不仅展现了现代化学与传统色彩的碰撞,更开启了关于“中国蓝”的讨论:从青花瓷传承千年的“釉色蓝”,到航天探索象征的“天空蓝”,再到国防建设的“深海军蓝”,每一种蓝色都是中国科技与文化的生动表达。实践队队员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色彩背后蕴含的智慧。

“光影缀绿,蓝晒传情”,这日的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这抹从千里江山图里走来的“青绿”,与经阳光定格的现代“新蓝”,不仅在画纸上完成了相遇,更在闽疆两地孩子的掌心系上了无形的纽带。

▲图为“启明星”三下乡实践队合影

实践队队员们始终相信:光影终会褪色,而好奇不会。正如蓝晒把一瞬光痕留成永恒,这段跨越千里的情谊与对中国蓝的探索热忱,也将在孩子们的成长年轮里,慢慢晕染成更动人的色彩:或是青花瓷釉的温润,或是火箭尾焰的炽烈,抑或是深蓝海疆的澎湃……每一种蓝,都是未来故事的起笔。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廖妍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廖妍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62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三下乡
20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