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田芮、罗鑫桐)广东财经大学葵阳梅语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为助力县域教育发展、丰富乡村儿童暑期生活,走进梅州五华县第一小学,开启为期14天的支教实践。一场融合知识与温度的暑期教育实践正在校园里生动铺展。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们合照。通讯员 刘钰滢 摄

性教育启蒙,守护成长之路

打破禁忌,才能筑牢防线。“哪些地方是别人不能碰的‘红灯区’?”性教育课堂上,志愿者通过卡通图示讲解身体构造,“身体红绿灯”游戏让课堂瞬间活跃。孩子们分组角色扮演,用“停止手势”练习拒绝不当触碰,曾经的羞涩逐渐化为专注。课后,五年级女生小温阅读着《自我保护手册》说:“原来隐私部位要好好保护,遇到危险要大声说不。”这场褪去敏感色彩的课程,让自我保护意识悄然扎根,不仅教会孩子辨别危险,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尊重自我、守护尊严的种子。

图为性教育课纪实。通讯员 蔡煜 摄

社区探索,增长社区认同感

社区探索课上,“1500元社区币拍卖”游戏点燃热情。孩子们手持虚拟货币,竞拍“垃圾回收站”“围楼文化馆”等设施卡牌。“我要拍图书馆,这样能读更多书!”、“得先建污水处理站,解决水浸街问题!”的激烈讨论中,孩子们不仅认识了五华围楼的建筑特色、酿豆腐等美食文化,更在规划中理解社区运转逻辑。志愿者小波在课后感叹道:“看到孩子们为家乡设计蓝图时的认真,就知道课程走进了他们心里。”

图为社区探索课纪实。通讯员 胡慧 摄

非遗新韵,纸偶舞动童心

梅州五华县第一小学与五华提线木偶戏传习所合作,开发了以提线木偶戏为特色的校本课程,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团将这一古老艺术引入直播课堂,通过生动的讲解、精彩的示范表演和精心准备的材料包,让孩子们亲手体验提线木偶的魅力。课堂上,孩子们屏息凝神,指尖小心翼翼地牵引丝线,让憨态可掬的纸偶在手中“活”了起来。欢声笑语充满了教室,指尖的每一次操控,都是对传统文化的触摸与传承。下课后,小朋友跑到志愿者叶子周围,积极的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感悟,“这节课很有意思,希望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提线木偶的知识!”这场直播课不仅点燃了孩子们对非遗的热情,也通过网络平台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艺术在新时代校园焕发的勃勃生机,多元化的课堂体验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图为小朋友制作的手工提线纸偶展示 。通讯员 罗鑫桐 摄

察叶观生,以叶为画

在校园自然角,“植物生长探秘”课程有序展开。孩子们俯身观察植株,对比嫩叶与老叶的形态、色泽及叶脉纹理差异,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科学采集适量叶片。创作环节,孩子们精心构思拼贴作品,将梦想景色融入叶子画作品。志愿者小饼表示:“看到孩子们躬身观察叶脉纹理,屏息创作叶子画作品,这份专注印证了生命教育已悄然植根心田。”

图为小朋友展示叶子画。通讯员 田芮 摄

融合启航,未来精彩可期

在五华一小这间充满活力的县城小学里,葵阳梅语实践团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充满温度,团队成员正用心实践着融合教育的理念——让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与现代视野、多元技能相互滋养。葵阳梅语实践团的支教之旅,不仅为五华县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梦想,更为他们播种下了未来的希望。让大家共同期待,这片沃土上绽放出的绚丽之花。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田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田芮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62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