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6日,华东理工大学“山海情 艺路童行支教团”前往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依托校地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地理探索、现代科技、送“法”下乡等多元化的特色课程,为乡村儿童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认识世界之美,拓宽心灵版图

“原来我们的祖国这么大,有这么多民族!”在地理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展示中国辽阔疆域与多彩民族风情,将知识铺成画卷,点燃孩子们对远方的向往。在《魔法光学——揭秘VR技术》课堂上,孩子们亲手制作简易VR眼镜,穿梭虚拟世界,惊叹声不断,尽显科技魅力。在探寻文字密码课堂上,志愿者们解码汉字千年演变。在硬笔书法课上,孩子们临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笔墨间品味诗韵,触摸文化根脉。

图为学生在VR课堂上体验亲手制作的眼镜

发现生活之美,筑牢成长基石

知识不仅关乎远方,更守护着身边的安全。在《危险的事情我不做》课堂上,志愿者们以贴近生活的实例,细致勾勒课间、出行、防火等安全要点。孩子们专注聆听,课后稚嫩的发言传递出对安全的深刻认知。在“守护天使”普法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温暖对话与情景互动,在孩子们心中筑起抵御欺凌的堤坝,赋予他们自我保护的力量。

图为普法小课堂上课场景

创造艺术之美,舞动自信风采

绿茵场上,趣味足球课让汗水与欢笑交融,孩子们在小组传接球训练中初尝团队协作的乐趣。教室内,《明天会更好》旋律悠扬,孩子们清澈的歌声汇成暖流,歌声传递的不仅是音符,更是“积极面对生活”的鼓励。在舞蹈课堂上,从基础舞步到完整呈现,孩子们在跃动的节奏中释放天性,自信的笑容如花绽放。


图为学生在足球课上认真练习

校地携手,共育青春之花

实践期间,华东理工大学支教团与正宁县进一步深化合作。7月15日下午,在队长王孟刚带领下,团队赴正宁县委参加“凝聚青春力量 服务正宁发展”高校学子社会实践交流座谈会。团县委书记郭海敏对实践团表示热烈欢迎。会上,双方就推动“三下乡”活动在正宁落地生根展开研讨,并举行了华东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为后续长效合作奠定基础。

图为华东理工大学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从地理课堂上探索祖国大好河山的奥秘,到书法教室里挥毫书写经典诗词的韵味;从科技课程中亲手制作VR眼镜、体验虚拟世界的神奇,到舞蹈排练时随着节奏舞动、绽放自信身姿,华东理工大学支教团以一系列精心设计、融合知识与趣味的“美育”课程,在孩子们纯真的心中悄然播撒下求知的好奇、向善的温暖与尚美的追求。

而校地携手共建的社会实践基地,如同坚固桥梁,一头紧紧连接着高校的人才、知识、创意等丰富资源,另一头深深扎根于地方教育发展、文化传承的需求沃土,让青春力量在服务基层的过程中,不断汲取成长养分,持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书写校地协同育人、助力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

三天的课程结束,参与课程的孩子们与家长们纷纷感慨,支教团匠心打磨的课程不仅以丰富的内涵与多元的形式点亮了孩子们的课堂时光,更在他们心中悄然播撒下梦想的种子与希望的微光。

图为支教活动开营仪式合影

这份触动让大家由衷期盼,未来能再有这样的契机,让这份温暖与力量得以延续。(通讯员:王孟刚 唐欣怡)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孟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孟刚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33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