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张文濠 陈斯琪)为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近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悬壶济世”仲园行动队奔赴梅州市丰良镇、枫朗镇、三河镇等地,开展了一系列以“健康服务、产业赋能、校地联动”为核心的实践活动。队员们凭借专业所长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健康服务基层:用仁心之举筑牢民生防线
行动队以“悬壶济世”为初心,发挥中医药专业优势,在敬老院、乡镇开展健康服务,将高校医疗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践行“健康中国”战略。
7月2日,行动队首站来到丰良镇敬老院。了解到老人们多有肩颈酸痛、睡眠不佳等问题,队员们特意准备了刮痧板、艾草精油等物资。活动中,刘炫斯老师为患有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的老人做牵引、艾灸,讲解日常保养知识;叶嘉茵老师带领队员为老人做头部、肩部刮痧。队员们还分发慰问品,陪老人唠家常。活动持续两个多小时,覆盖全院老人,院长感慨这样的专业服务解决了大问题。
▲图为刘炫斯老师为老人做牵引(汤丽娴摄)
▲图为队员们在进行按摩和头部刮痧(汤丽娴摄)
7月9日,行动队联合多位专家走进大埔县枫朗镇开展大型义诊。特邀深圳市中医院脑病心理病科福田病区主任林松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医院主管药师李晓华等加入,提供“一站式”健康服务。刘炫斯老师擅长治疗痛症,为村民制定治疗方案;林松俊医生专注慢性病管理,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调整用药并开出中西医结合处方;李晓华药师讲解用药禁忌。队员们协助开展刮痧、肩颈按摩。此次活动服务超百人次,枫朗镇政府派医护人员协助维持秩序,形成“校地联动”服务合力。
▲图为村民们排队进行健康咨询(汤丽娴摄)
▲图为林松俊老师为村民做健康咨询(汤丽娴摄)
▲图为刘炫斯老师为村民做健康咨询(汤丽娴摄)
产业赋能乡村:以专业智慧拓宽振兴路径
行动队立足农业院校特色,将“产学研用”融入乡村实践,从茶药套种到电商助农,为产业振兴提供“仲恺方案”。
7月6日上午,行动队在高鹏家庭农场负责人吴高朋的带领下走进绿茶山,队员们意外发现了可清热利湿的地胆草。刘炫斯、叶嘉茵老师现场教学,指出地胆草与茶树共生能减少病虫害,达到生态平衡。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提出“茶药套种”模式,即在茶树间隙种植地胆草、艾草等中草药,提高土地利用率,开发“茶药礼盒”等文创产品。
同日,行动队赴西厢村开展“青春向党・劳动筑梦”活动。得知粤丰聚农专业合作社亟需直播空间推广特色农产品,队员们助力打造现代化直播间。他们分工协作,让原本杂乱的角落变得整洁有序。随后,队员们又到西厢村党群服务中心清扫庭院、擦拭亭台,让村民议事、活动的场所焕然一新。
▲图为队员们在布置直播间(汤丽娴摄)
在九龙村调研时,队员们发现当地野生中草药资源丰富,但因缺乏加工技术和销售渠道,大多数中草药“藏在深闺人未识”,运不出去,卖不上价。行动队当即与村委达成共识:一方面发挥学校科研优势,帮助建立中草药初加工基地,提升附加值;另一方面结合九龙村红色旅游资源,设计“采药研学路线”,让游客在体验中了解中医药文化。
▲图为村干部郑德君和刘炫斯老师与队员们在观察中草药(叶嘉茵摄)
校地联动共育:以青春之约赴振兴之诺
7月7日,行动队与丰良镇政府召开座谈会,总结实践成果。丰良镇党委书记兼团委书记黎家宝、人才驿站负责人慧强、仲恺校友及队员们齐聚一堂,碰撞思想火花。
▲图为丰良镇政府与行动队展开座谈会(汤丽娴摄)
结语:青春之力照亮振兴之路
从7月2日到9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悬壶济世”仲园行动队的足迹遍布梅州多地。在健康服务中践行使命,在产业赋能中展现担当,用实际行动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这些实践不仅是一次服务之旅,更是一次成长之旅。青年学子们在基层看到了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也找到了专业价值的实现路径;而乡村在高校资源的注入中,正逐步焕发新的生机。行动队将继续以专业服务民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年力量。(通讯员:张文濠 陈斯琪)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文濠 陈斯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斯琪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