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号召,推动青春力量与基层发展深度融合,7月11日至12日,广州华商学院"账"量青春实践队赴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砂塘村开展以"青春创意赋能乡村环境提升"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乡村基础设施美化,通过创新设计变电箱,为砂塘村注入青春活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

座谈话创意:明确设计方向

7月11日上午,实践队与砂塘村村委会召开研讨会。蓝塘镇党委组织委员、团委书记邓柳花,蓝塘镇团委工作人员钟文文及实践队队员参加座谈。

蓝塘镇党委组织委员、团委书记邓柳花详细介绍了砂塘村的发展现状:"砂塘村位于蓝塘镇东部,是典型的客家村落。近年来,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村容村貌有了显著改善,但在文化展示、环境美化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她特别强调,变电箱作为村内公共设施,既是村镇基础设施,也是展示乡村文化的窗口,希望通过此次创意美化,让这些"城市家具"成为传播乡村文化的载体。

研讨会上,蓝塘镇团委工作人员钟文文热情分享了砂塘村的特色文化:客家围屋的建筑特色、传统美食八刀汤的制作工艺、元峰塔的历史渊源等。实践队队长李佩虹表示:"我们将充分吸收这些文化元素,让设计作品既美观大方,又能唤起村民的文化认同感。"

图1:实践队与蓝塘镇政府座谈会交流现场

实地指导:敲定创作思路

当日,蓝塘镇党委组织委员、团委书记邓柳花携镇团委工作人员钟文文专程来到砂塘村,对"账"量青春实践队的变电箱美化工作进行现场指导。邓书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宝贵建议:"变电箱美化不仅要注重艺术性,更要突出实用性。建议在设计时考虑当地多雨的气候特点,选用防水耐用的环保涂料。"

两位基层干部还仔细查看了实践队准备的防护装备,叮嘱队员们务必做好安全防护。邓书记表示:"看到大学生们如此用心地为乡村建设出力,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希望这次活动能成为校地合作的典范,让青春创意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

图2:蓝塘镇政府人员实地指导工作

实地勘察:锚定设计依据

指导工作结束后,实践队前往砂塘村,针对变电箱,以专业姿态开展精准勘测。队员们手持测量工具,细致记录箱体长度、宽度、高度等关键数据。每一组数字的采集,都是与乡村基础设施的对话,为后续设计适配箱体形态,让设计从起步就贴合砂糖村实际。

图3:实践队勘测现场

研讨共创:凝聚设计巧思

在实地丈量后,实践队迅速开展相关工作。会上,队员们结合当地美食特色,文明生态底色、客家人文标识,开展创意研讨。从如何用色彩呼应八刀汤色调,到怎样以图案呈现客家建筑;从政策实施的可视化表达,到青春实践印记的融入,大家各抒己见,逐步明晰设计思路——让美化后的变电箱成为“百千万工程”在砂塘村的微型展示窗,成为乡土文化与青春创意交融的载体。

图4:实践队开展研讨会

创意落地:设计稿新鲜出炉

7月12日,实践队不负众望交出设计成果,在设计变电箱图纸中紧扣紫金县蓝塘镇文化,从当地美食特色、生态文明底色、客家人文标识三方面设计:

当地美食特色:以特色美食八刀汤入画,这道融入本地烹饪智慧的美食,是味蕾记忆,更是地域饮食文化的鲜活明片,彰显乡土风味与烟火传承。

生态文明底色:绘就连绵青山,还原山水环绕的自然生态,展现“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契合“百千万工程”对生态保护与发展的要求。

客家人文标识:参考蓝塘镇标志性的元峰塔设计塔楼元素,复刻其古朴塔身、层叠飞檐等建筑特征,展现当地历史底蕴与独特建筑美学。

(设计前图片)

(部分设计图)

图5、6:变电箱设计前后对比图

此次砂塘村变电箱美化活动,是青春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通过创意设计,"账"量青春实践队让普通的市政设施变身文化载体,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这不仅是乡村环境的微改造,更是青年学子与乡村建设的双向奔赴,展现出新时代青年投身国家战略的担当与智慧。(通讯员:韦秋燕 胡俊 曾庆威)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4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