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张蕊 张盈盈 陈馨宇)郑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萤火虫”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小组7月8日抵达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对当地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孔集烤鸡展开了全面调研,旨在挖掘这一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追溯其历史渊源,助力其传承与发展。
图为孔集烤鸡的店铺牌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张盈盈 张蕊 陈馨宇 供图
图为孔集烤鸡店内简介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张盈盈 张蕊 陈馨宇 供图
追溯历史,孔集烤鸡在数百年岁月中沉淀出独特的文化印记。从最初农家餐桌的家常滋味,到逐渐走进集市巷道成为地标性美食,它的每一步变迁都与鹿邑的风土人情紧密相连——或许曾出现在庙会的喧嚣里,或许陪伴过寻常人家的节庆欢聚,默默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晨昏流转与世代更迭。
在孔集当地一家百年传承的烧鸡制作店家内,团队成员看到一口硕大的不锈钢锅摆放在后厨一角,锅内,色泽浓郁的卤料正翻滚着,花椒、八角、桂皮等香料在其中若隐若现(如配图所示),散发着令人垂涎的香气。师傅介绍,孔集烧鸡的卤料配方是经过代代相传、不断改良的,选用的都是优质香料,它们相互配合,才能赋予烧鸡那独特醇厚的味道。卤料要“随季微调”,夏季稍减燥热香料,冬季添些温补成分,这份顺应时令的智慧,恰是孔集烤鸡扎根地域的密码。而那锅卤汤,更是“传家之宝”,老汤续新料,日复一日的沉淀让味道愈发醇厚,就像当地人对传统的坚守,从未因时光流逝而褪色。这哪里是一道简单的烤鸡?它分明是鹿邑人用味觉写就的乡愁,是代代相传的生活哲学,更是地域文化最生动的味觉注脚
图为实践成员拍摄的烤鸡制作工艺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张盈盈 张蕊 陈馨宇 供图
在调研过程中,“萤火虫”实践团队深刻感受到孔集烤鸡所承载的不仅是美味,更是鹿邑人民的情感与记忆,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美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制作工艺传承后继乏人、品牌推广力度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萤火虫”实践团队表示,将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拍摄精美的宣传图片、撰写生动的推广文案、搭建线上销售平台等方式,助力孔集烤鸡扩大知名度,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同时,团队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投身到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发展中来,让孔集烤鸡这一美味永远流传下去,为鹿邑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萤火虫”实践团队对河南鹿邑孔集烤鸡的调研活动,不仅为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团队成员在实践中锻炼和丰富了自己,深刻体会到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责任感。
当“萤火虫”的微光,与孔集烤鸡的烟火交融,照亮的不仅是一道美食的传承之路,更是传统与现代对话、文化与经济共生的乡村振兴新图景。这场关于美食的调研与实践,让大家看见:在时代浪潮中,传统美食只要握住“文化根脉”与“创新密码”,就能成为激活地域发展的新动能,让乡愁与美味共赴远方 。
图为实践成员与店铺合影留念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张盈盈 张蕊 陈馨宇 供图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馨宇 张蕊 张盈盈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馨宇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