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晨曦微露之际,湖北民族大学硒望之光助盲团队的成员们已踏着晨光抵达巴东县水布垭镇三友坪社区羽翼托管托教中心。作为 “三下乡” 暑期实践的重要一站,团队延续首日的热忱,以 “精准陪伴,多元赋能” 为指引,在方寸教室里编织出知识与温情交织的成长画卷。
教室里的晨光还未铺满课桌,团队成员已与托管老师并肩忙碌。有人轻扶歪斜的桌凳,将橡皮、铅笔归置成整齐的队列,仿佛在为孩子们的一天铺就平整的起点;有人捧着教具清单细细核对,让每一件道具都在恰当的时刻登场。当背着书包的身影陆续涌入,清脆的 “老师好” 便如雀跃的音符,与琅琅的诗歌诵读声交融 —— 孩子们挺直的脊背、专注的眼神,是对团队成员领读最好的回应。
(托管老师布置今日任务)
午休的静谧过后,教室里很快热闹起来。团队成员带着精心准备的趣味英语课登场——用图片联想单词、用儿歌记忆发音,孩子们的眼睛亮闪闪的,跟着模仿的样子格外投入。随后的“开火车”游戏更是点燃了热情,一个个单词随着“火车”的节奏传递,答错时的懊恼、答对时的欢呼,让学习的过程变成了一场欢乐的冒险。;课程结束后,志愿者分发调查问卷助盲知识调查问卷,孩子们纷纷好奇地接过笔,有的用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面,有的歪着头仔细聆听题目,认真填写的模样像极了小大人。
(趣味英语课堂)
(托管班小朋友进行问卷调查作答)
特色课堂里,想象力在笔尖绽放。作文本上,“家乡的溪水会给盲人朋友讲故事”“山路的石头会说‘小心哦’”,稚嫩的文字把家乡变成会呼吸的向导;绘画课上,蜡笔在纸上肆意奔跑,红色的太阳旁画着会笑的云朵,绿色的草地里藏着会发光的小花,“盲人叔叔摸到画,就像摸到了春天”,小男孩举着作品的骄傲模样,比画里的色彩更耀眼。
(团队成员与托管班小朋友作品合影)
棋盘旁的 “厮杀” 成了午后最后的乐章。黑白棋子在小手中跳跃,时而因一步妙棋拍手,时而为走错一步托腮。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孩子们的发梢镀上金边,与志愿者额头的汗珠相映,折射出 “三下乡” 实践中最动人的光芒 —— 那是知识传递的光,是理解萌芽的光,更是青春与童心碰撞出的温暖之光。
(托管班小朋友课间活动)
据悉,作为 “三下乡” 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硒望之光助盲团队将持续以生动实践为笔,在乡村儿童心中播撒关爱与求知的种子,让暑期课堂成为连接知识与成长、个体与社会的桥梁,用青春力量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通讯员 张霞婷 张艳琴)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