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1日,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智启星河"宣讲团走进雄安新区容和容德小学,成功开展"大学生讲大先生"科学家精神宣讲系列活动,宣讲团的28位成员,先后进行了17场科学教育课程和一场科学家精神情景剧展示,受众总计800余人次,在青少年群体中大力弘扬了科学家精神,激发了科学探索热情。

俞鸿儒篇开新章,科学星火映童芒

首场宣讲以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俞鸿儒院士为主题,拉开了整个系列活动的序幕。宣讲团的曲丽蓉同学巧妙运用动画演示和趣味案例,将原本晦涩难懂的激波管等专业概念转化为孩子们易于接受的知识点。她生动讲述了俞院士在科研道路上攻坚克难的感人故事,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科学家矢志不渝、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在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特别是在谈到钱学森、郭永怀、俞鸿儒、姜宗林、韩桂来四代“风洞人”的精神传承时,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学习他们敢于突破、不断进取、心怀家国的崇高品质。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不仅让孩子们领略到了科学精神的传承力量,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追求科学梦想、勇攀科技高峰的远大志向。

众院士事续雅韵,精神辉光引学途

随后的几天里,系列课程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缓缓展开了五位院士的科研人生。古生物学家张弥曼院士改写学科认知的执着探索,让孩子们看到了科学研究的无限可能;朱敏院士解密古鱼类演化的求真历程,激发了他们对生命起源的好奇心;大气环境专家朱彤院士的治学担当,教会了孩子们责任与使命的重要性;食品科学家孙宝国院士的匠心追求,让孩子们明白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肾病专家陈香美院士的医者仁心,则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科学家的温暖与关怀。为了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互动性,宣讲团还精心准备了影像资料、互动奖励和趣味实验等多种创新教学手段。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让院士们的科研故事更加鲜活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情景剧里绘旧岁,科研挚情演中彰

在系列活动的众多亮点中,由宣讲团带领学生们精心编排的情景剧《炸出来的科研路》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该剧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生动再现了俞鸿儒院士在科研生涯中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片段。小朋友们积极参与、用心演绎,将攻克激波管技术难题时的反复钻研和面对科研瓶颈时的坚毅执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场沉浸式体验不仅让孩子们对科研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在他们心中点燃了科学热情与探索精神。许多孩子在观看后纷纷表示,要向俞院士学习,将来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方式,不仅让孩子们记住了科研的艰辛与荣耀,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种子,期待着未来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问卷一张聆童语,科学传薪蓄远航

为确保活动实效,宣讲团特别设计问卷调查,与参与其中的小朋友们展开了一次深度的“心声对话”,从内容接受度、形式吸引力、改进建议三个维度收集反馈,共回收有效问卷71份,整体满意度高达4.91分(满分5分)。从纸面的勾选到文字的补充,每一份问卷都凝聚着同学们的真诚反馈这些真实的声音,为宣讲团梳理经验、打磨细节提供了鲜活的依据,更让团队清晰地知道,如何让未来的活动更贴近孩子们的需求,使每一次科普都能精准触达孩子们的心灵,让科学精神的传播之路走得更稳、更远,在孩子们心中持续绽放科学之光。

此次 “大学生讲大先生” 科学家精神宣讲系列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科学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未来,宣讲团的同学们将带着收获与期待再度出发,持续探索更生动、更有效的科普形式,让科学家精神如璀璨星辰,照亮更多学子的求知之路,在科学传承与创新的征程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