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章萱 李思彤) 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点亮乡村孩子求知梦想,中南大学红潇湘青年服务团 “医路逐光,营养启航” 暑期社会实践团于 7 月 8 日走进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聚焦暑期支教在拓宽乡村孩子视野、激发学习热情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别开生面的见面会、英文动画教学、物理实验课堂、古筝艺术鉴赏等多样化活动,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为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7月8日上午10时,中南大学红潇湘青年服务团“医路逐光,营养启航”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暑期班的同学们在教室相聚,一场别开生面的见面会在此展开。

初见之际,支教团成员依次走上讲台自我介绍。为让同学们快速记住支教团老师,团队成员主持了一场有奖竞答——当被问及某位老师的名字时,台下小手纷纷举起,清脆的回答声此起彼伏,陌生感在互动中渐渐消融。随后,团队鼓励同学们主动做自我介绍,从羞涩地低头到扬起笑脸说出名字,教室里的拘谨慢慢被真诚取代。

图为支教团成员依次上台做自我介绍

见面会的余温未散,支教团成员何键聪已带着英文动画短片走上讲台。考虑到同学们的年龄差异,他将基础词汇与实用表达拆解重组,用生动画面铺就入门阶梯。当“My name is…”的示范声落下,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低年级的同学跟着念出简单词句,高年级的则尝试加入年龄、爱好等细节。对新知的好奇与勇气,是支教团成员们教给同学们的第一课。

图为双语自我介绍课堂

7月9日下午,中南大学红潇湘支教团在湖南省长山村小学成功开展了第二次支教课程。本次课程以"科学启迪思维,艺术陶冶情操"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和优雅动人的古筝鉴赏,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体验。

在首节物理课上,支教老师鲁梦奕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主题,巧妙地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课程通过简单有趣的小实验,引导孩子们观察思考身边的物理现象。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图为物理实验课小组合作

随后进行的古筝艺术课上,支教老师章萱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艺术体验。从古筝的历史渊源到基本演奏技法,章老师通过现场播放鉴赏《高山流水》等经典曲目,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传统乐器的独特魅力。课程还设置了互动环节,让孩子们亲手拨动琴弦,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图为古筝课指法技巧模拟练习

中南大学红潇湘支教团希望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拓宽乡村孩子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今天的物理课和古筝课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还将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图为支教团成员与孩子们合影

支教团成员们表示,将继续用心设计每一堂课,为促进乡村教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在未来两周内,支教团还将陆续开展科技创新、美术手工、药膳、体育健康等系列课程,持续为长山村的孩子们带来精彩的学习体验。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章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章萱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2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