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皖南,山峦叠翠,云蒸霞蔚。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脉薪火实践团师生一行,怀揣着传承中医文化、服务基层百姓的赤诚之心,奔赴黄山市开展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义诊服务、学术交流、红色教育为主线,将医者仁心播撒在徽州大地。
义诊惠民,情暖徽州
5日下午,实践团在歙县县富堨镇敬老院开展义诊活动。团队成员为老人们测量血压、血糖,进行艾灸推拿体验,并与老人们聊天解闷,用专业与热情赢得连连称赞。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富堨镇敬老院的老人进行艾灸
夜幕降临,县徽州府衙广场上灯火通明,“中医夜市——新安养生局”活动如火如荼。歙县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邱松坤带队,与安徽省中医院李祥、何望生、唐冉、康金平四位专家及实践团队学生共同搭建起“零距离”义诊平台。艾灸的缕缕药香、推拿的精准手法、耳穴埋豆的巧妙技艺吸引群众纷纷驻足;护理团队现场演示拔罐、针灸、推拿等技法,更引得围观市民连连赞叹。一旁的中药香囊制作区更是热闹非凡,家长带着孩子将广藿香、艾叶、甘松、紫苏叶、佩兰等药材装入香囊袋中,在互动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安徽省中医院的专家李祥在中医药夜市进行义诊
次日,实践团兵分两路:专家组在歙县中医院持续开展义诊,以精湛医术为当地患者解忧;学生组则奔赴霞坑卫生院,与胡氏内科传承人深入交流,学习针灸推拿知识,聆听百年流派的行医故事,感悟“大医精诚”的深厚底蕴。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霞坑镇卫生院悉心学习
寻根新安,对话古今
7日上午,实践团分赴方氏内科、西园喉科两大新安医学流派参访。青砖黛瓦间,团队成员们通过现场跟诊,聆听传承人讲述“一针一药皆关情”的济世之道和独特的诊疗技术,感悟新安医家的传承与创新。随后,全体成员齐聚新安医学研究中心,从浩瀚文献中探寻中医理论精髓,在古今对话中坚定文化自信。
图为实践团成员跟诊郑氏喉科传承人郑铎学习
敬老传爱,医养同行
下午,黄山市圣天地养老院洋溢着温馨气息。活动现场温情洋溢,实践团成员们细致地为每一位老人测量血压、血糖,耐心解答健康疑问,宣讲养生知识。艾条点燃,缕缕药香伴随袅袅轻烟,队员们手法专业地为有需要的老人进行艾灸、推拿调理,缓解关节酸痛与疲劳不适。一份份饱含祝福的安神香囊送到老人手中,传递着安中医学子的关怀。一句句关切问候,一次次轻柔手法,让“老有所养”更添“医者温度”。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圣天地颐养公馆的老人进行艾灸
红心向党,砥砺医志
8日清晨,实践团前往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参观学习。在红色教育基地,师生们重温烽火岁月,从铁军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实践团中的学生党员路宜贤感慨:“新时代医学生既要精进医术,更要传承红色基因,做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
薪火相传,再启新程
四天行程充实而深刻。从歙县到屯溪,从医院到敬老院,实践团以脚步丈量医者责任,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带队教师缪扬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医术的实践,更是医德的锤炼。希望同学们始终铭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让中医薪火生生不息。”
归途满载收获,初心愈加明亮。安徽中医药大学学子将继续以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为己任,让岐黄之术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通讯员:单倬)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单倬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单倬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