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合肥7月10日讯(通讯员 张永琪 范恒哲 邵筱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仁心筑梦,力行岐黄"实践团精心策划的主题文化活动于2025年7月2日傍晚,在合肥磨店社区王圩社居委隆重启幕。这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盛宴,巧妙融合了传统医学智慧、非遗技艺体验与趣味互动环节,吸引了逾千名市民热情参与。活动现场设置了八大特色体验区,让市民们在沉浸式的互动中领略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经络探秘到穴位体验,从药香辨识到义诊服务,每个环节都让参与者深切感受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这场富有创意的文化惠民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医药的时代风采,更以传承千年的岐黄之术,向党的华诞献上了一份独具匠心的贺礼。
趣味互动:寓教于乐传承国粹精华
在“中医药emoji猜猜乐”摊位前,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破译表情密码:“👅💊😖——这一定是黄连!舌头尝药,苦到皱眉!”该活动以50组中医主题emoji为谜题,参与者需在一分钟内破解药材名称,答对5题即可集章。不少家庭组队挑战,在欢声笑语中学习“川贝润肺”等知识。
隔壁的“五感识药实验室”更是妙趣横生。蒙眼辨药的小朋友鼻尖轻嗅:“甜丝丝的,定是甘草无疑!”触觉挑战区,布袋中的陈皮、茯苓等药材成为“盲摸考题”,市民通过指尖感受药材的纹理差异。“原来‘望闻问切’还能这样玩!”一位家长惊叹道,“陈皮粗糙带韧,茯苓光滑细腻,触感截然不同。”
最热闹的莫过于“中药飞行棋”区域。棋盘上,四色棋子你追我赶,参与者需答对中药知识题才能“连投”前进。“孩子为了赢棋,竟把‘药食同源’清单背得滚瓜烂熟!”家长笑着感慨。活动巧妙融合游戏与学习,让晦涩的理论变得生动可感。
而情志疗愈区,是用五行色彩调和身心。《黄帝内经》云:“五志伤五脏,五色通五行”。在“五志疗愈区”,参与者抽取皖药漫画猜药名,再用五色笔绘制“心灵染卡”。一位女士选用黄色作画:“南瓜色让人愉悦。”志愿者随即引申:“思伤脾,甘味缓之,正合‘脾志为思,黄色入脾’之理。”众人提笔书写“怒伤肝,悲胜怒”等养生箴言,在艺术创作中疏解情志,体验“上工治未病”的东方智慧。
图为小朋友挑战“emoji猜猜乐”。邹可沁供图
古法新绎:典籍智慧融入现代生活
“《本草纲目》载:‘艾叶能灸百病’,今日我们以艾为媒,制锤疗疾。”在“艾香锤韵阁”中,锤声阵阵,笑语盈盈。学生们一边示范艾草锤制作,一边讲解其温经散寒之效。退休工人老刘精心填充艾绒:“给老伴做一个,她老寒腿,捶捶舒服些。”成品艾草锤既实用又美观,有的还拓印了莲花、太极纹样,古法今用,别具匠心。
图为居民们体验扎染工艺。邹可沁供图
当最后一缕霞光隐入暮色,城市的霓虹次第点亮,勾勒出一幅温馨而动人的画卷。在这静谧的夜晚,市民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手中紧紧握着艾草锤、香囊,满载着传统文化的韵味与温暖而归。孩子们蹦蹦跳跳,他们的集章卡上,不仅盖满了知识的印记,更承载着探索与欢笑的美好瞬间。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永琪 范恒哲 邵筱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范恒哲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