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 (通讯员 满欣怡 金锦涛 陈紫凌 文天乐)宁乡市巷子口镇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体验。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夏荷映初心,白袍医路行”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为当地留守儿童带来一场沉浸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体验活动,让千年光影艺术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

图为孩子们皮影戏合照

活动现场,志愿者首先为孩子们揭开了皮影戏的神秘面纱,生动讲述其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地域流派:河北唐山皮影的精雕细琢、陕西皮影的古朴厚重、两湖皮影的独特韵味,都让孩子们听得入迷,眼中充满好奇与向往。

紧接着,孩子们化身小小皮影匠人,热情投入到亲手制作皮影的奇妙旅程中。他们拿起画笔,在画稿上天马行空:有人运用AI技术构思出新颖角色,有人仔细参照古籍描绘威风凛凛的武将翎子,还不忘认真标出人物的各个关节。随后,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画稿描摹到硬卡纸上,专注的神情里偶尔画出的“越界”线条,反倒成就了作品的独一无二。颜料盘前一片欢声笑语,有的孩子坚持传统,用色彩让孙悟空的眼神活灵活现;有的则大胆创新,给白骨精披上了亮眼的芭比粉色外衣,手上蹭到的斑斓颜料成了欢乐的印记。经过裁剪、装订和安装操纵杆,一个个灵动的皮影人物在孩子们手中诞生。那小小的操纵杆,牵动的不仅是纸片人偶,更是连接了跨越千年的文化脉搏。

图为老师讲解皮影戏

“快看!我做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杨琳小朋友兴奋地高高举起自己的作品。她制作的皮影猴王,金冠上的绒球缀着闪闪亮片,巧妙设计的关节丝线让金箍棒能灵活舞动,透着一股逼真的神气。孩子们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皮影,脸上洋溢着成就感和喜悦,这份沉浸式的体验,悄然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

图为老师与学生表演皮影戏

这场皮影戏体验活动,是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文化桥”系列实践的一次生动演绎。服务队通过寓教于乐的亲身体验,不仅点亮了留守儿童的多彩暑假,更将非遗传承的种子深植童心。队员们表示,将继续探索创新方式,让璀璨的传统艺术走进更多孩子心中,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永续流传。

文字 | 满欣怡 金锦涛

图片 | 陈紫凌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文天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文天乐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28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