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至8日,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池州市特殊人群艺术疗愈实践团”走进池州市福利院,开展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依托专业优势,通过系列创意艺术活动,为特殊儿童搭建情感表达桥梁,传递社会关怀的温度。

7月5日:童心筑梦·职业奇遇

启动仪式上,实践团成员以“职业盲盒奇遇记”开启首日活动。志愿者通过展示警帽、厨师帽、安全帽等不同职业的帽子,引导孩子们化身“小侦探”猜职业,并选择自己心仪的职业,通过AI技术生成职业形象。最后,孩子们在手绘纸上勾勒“未来的自己”,将梦想照进现实。活动巧妙融合观察、科技与创作,在轻松氛围中点燃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惊喜。

7月6日:感恩课堂·非遗初绽

以绘本《猜猜有多爱你》导入感恩教育,志愿者指导孩子们制作彩纸贺卡。活动中,孩子们专注地用彩纸和画笔制作感恩贺卡,稚嫩的笔迹书写着对亲人、老师的真挚话语,亲手送出的贺卡,让腼腆的笑容化作温暖的拥抱。下午的非遗文化课中,孩子们将染色的纸巾折叠成花瓣,再组合成五彩的绣球,当一个个亲手完成的绣球跃然纸上,教室瞬间被童真的色彩点亮。这一天,感恩的心意与非遗的巧思,在指尖流转中完成了情感表达与创意体验。

7月7日:巧手染布·妙印自然

扎染课堂掀起创作热潮。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用橡皮筋认真捆扎白布,再小心翼翼浸入靛蓝染料中。当解开束缚,冰裂、螺旋等独一无二的花纹惊艳绽放,看着素净的布料经过非遗的浸染呈现独特的纹理,惊喜的笑声此起彼伏。下午的“植物敲敲乐”将活动推向高潮——采集花园里的叶片,通过涂色、按压将自然形态转印之上,“这片枫叶像小手掌!”孩子们举着拓印纸奔跑,自然之美悄然浸润心田。布里生花的奥秘与草木留痕的乐趣,让艺术与自然在这一天完美交融。

7月8日;绘心绘梦·放飞希望

“情绪面具”活动现场,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认识“开心”、“生气”、“难过”等基本情绪,并通过深呼吸等简单策略学习情绪调节。随后,孩子们化身为“小艺术家”,在空白面具上绘画出当下或希望表达的情绪。绘制完成后,分享画作背后的心情故事。下午“纸飞机”课程欢乐启航。实践团成员教授孩子们不同纸飞机的折法,孩子们兴奋动手实践,并在纸飞机上写下心愿。当纸飞机掷出时,欢呼声与仰望的目光交织,梦想具象化地升腾。

为期四天的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实践团成员组织涵盖情绪认知、梦想表达、非遗体验、自然感知等主题的10余项艺术疗愈活动,累计服务池州市福利院特殊儿童50余人次。这场以艺术为名的温暖旅程,将爱的印记深深拓印在孩子们的成长记忆中,指引着青年学子们向着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广阔天地不断翱翔。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伟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15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