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4日,四川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锋行直通车”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万源市石塘镇,开展科普教育、科技小制作、科技竞赛和义务维修等系列实践活动,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活力,助力缩小城乡差距。

在科普教育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通过播放科普动画、展示科学模型等方式,将无人机和机器人等前沿科技知识生动地呈现给孩子们。互动问答环节中,孩子们踊跃举手,现场气氛热烈。一位志愿者感慨道:“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就是团队坚持的动力。”书记也对此次活动表示高度肯定。

▲图为 科普教育小组成员讲解无人机飞行原理

与此同时,促进团带来的智能小车和早教机器人成为全场焦点。智能小车在设定路线上灵活穿梭,完成高难度动作;早教机器人则通过语音交互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志愿者们邀请孩子们亲手操控设备,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原理,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好奇心。“原来机器人是这样听命令的!”一名参与体验的孩子兴奋地说。

▲图为 科普教育小组成员展示智能小车

科技竞赛区同样热闹非凡。20余名小朋友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太阳能小汽车、橡皮筋动力飞机等作品,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孩子们专注研究操作步骤,家长们则用手机记录下这些精彩瞬间,现场充满了亲子互动的温馨氛围。“原来不用电池也能让小车跑起来!”一位小朋友兴奋地分享道。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

▲图为 科技小制作小组成员教授小朋友制作太阳能小车

▲图为 促进团与小朋友以及当地书记等公务人员的合影留恋

义务维修服务则切实解决了村民的生活难题,维修团队共修复家电数50余件。“家里的电风扇坏了好久,多亏了你们!”一位村民感激地说。志愿者们利用专业工具,为居民送来的电风扇、破壁机等小家电进行检测和维修,仔细排查电路故障,更换损坏元器件,并耐心向居民讲解日常维护知识。赢得广泛好评。

▲图为 义务维修小队成员与村民的合影留恋

▲图为 “锋行直通车”团队负责人讲解维修要点

“锋行直通车”乡村振兴促进团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以“科技下乡”为载体,既通过义务维修传递惠民温度,借助科普实践播撒科学种子。未来,团队将进一步创新服务形式,依托政府、学校等平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活动项目,培养其科学精神,厚植理想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科技动能。

此次科技下乡活动,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也为乡村青少年打开了科学探索的大门,彰显了高校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潘阳骉、向伶俐、杨通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通斌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4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