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三星伴月”实践队,于7月2日亲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深入探究古蜀文明。三星堆遗迹考古发掘不断掀起热潮。纵目面具、通天神树、金箔权杖等形态各异的青铜器相继出土,以震撼人心的方式冲击着现代人的认知。通过一场场跨越三千年的对视,实践队进一步深化对中华文化起源的理解,并勇敢肩负起破解文化密码、传承文化基因的时代使命。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大量气势磅礴且文化特征鲜明的珍贵文物,揭示了古蜀王国曾今的辉煌。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鸭子河南岸,可追溯到3500年以前,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蜀文化遗址。占地总面积约12平方千米,核心区域古蜀国都城面积约3.6千米,是西南地区发现的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截至2024年6月16日,3号到8号祭祀坑已出土有编号文物近13000件,考古发掘面积不到20000平方米,占整个遗址总面积的千分之一左右。

实践队抵达三星堆博物馆后,首先了解了博物馆基本情况,并对文化产业部林部长进行了简单采访。采访中,成员就博物馆和相关文旅产业运营开发中,成本耗费与资金投入,结合金融行业进行了相关提问。林部长回答道,三星堆博物馆的运营建设仍以财政资金为主,并通过第三方平台公司逐步引入社会资本。融资方式主要以银行贷款和国家专项债为主,未来计划拓展信托等融资模式。“但是三星堆挖掘和研究进度仍然不够,需要博物馆和考古研究院的共同努力。”林部长就博物馆发展困境说到,内容不足以及资金短缺仍会制约三星堆的长久发展。

随后,实践队正式进入博物馆进行参观活动,跟随讲解的步伐,成员们深入了解了三星堆古蜀文化的发展历史脉络,感受古代王都气象与浪漫气息的融汇,见证古蜀人民杰出的创造力和非凡的想象力。探索古蜀王国的神话。

“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文物修复展厅中,工作人员向实践队成员们仔细讲解了文物考古发掘与修复过程。对不同特性的文物有不同的保护方式,成员们参观了硅胶提取保护青铜器以及象牙维护相关工作。实践队深刻体会到文物修复工作者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细碎的青铜器碎片,一件一件整理,一点一点拼接,久久为功,持
之以恒。

▲图为文物修复工作人员向实践队介绍工作过程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在三星堆古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实践队近距离参观了先进的考古仪器和设备,感受科技与考古的结合应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三星堆考古工作,创新应用考古实验舱,就地建立考古工作室,做到文物发掘和保护一体化。同一地点不同时期,考古工作技术、环境不断迭代,几代考古人艰辛求索,代代相传,让风化的历史细节再次清晰,让破碎的文物得以重生。

三星堆文创产业近期蓬勃发展,文创区正逐步成为热门打卡胜地,在旅游市场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为深入探究背后的经济模式,实践队跟随工作人员走进三星堆文创公司。据负责人介绍,三星堆文创采用外包模式,将产品设计与生产环节交由专业外包公司负责,而自身则严格把关产品质量,以决定产品能否推向市场。二者在市场运作中相互配合,推动着文创产业的稳步发展。过程中,负责人详尽介绍了文创产业的基本情况:目前,三星堆已推出数百种文创周边产品,年营收达上亿元,在相当程度上反哺了博物馆,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但在产业起步之初,谁也无法预料产品能否真正实现盈利。负责人谈道:“其实你们看到的很多产品,它们完全就是三星堆文物的原型,还有一部分产品是经过艺术改造后再呈现的。我们做产品,最主要的就是考虑它能否盈利,毕竟‘生存’下来才是至关重要的。”循大道,至远方。市场导向策略与三星堆文物鲜明的辨识度,共同铸就了三星堆文创产品的辉煌成功。如今,在盈利稳步增长的阶段,三星堆文创也逐步放开手脚,向着更高端的领域勇敢探索,奋楫扬帆,赓续前行。

▲图为实践队采访文创公司工作人员

展望未来,三星堆计划打造一个位于博物馆外的三星堆文创产业园,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这一举措不仅将丰富游客的体验,让游客全方位感受古蜀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创造更多的盈利空间,为三星堆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续写古蜀文化与现代经济融合发展的壮丽篇章。

技术的发展从不是冰冷的代码堆砌,而是人类智慧与温度的延伸,三星堆始终坚持将技术发展锚定人文关怀,打造出更丰富的体验模式:VR技术与三星堆文物创新结合,实践队沉浸式体验了文物考古发掘和修复保护过程,虚拟体验深入祭祀坑、把玩青铜器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了成员们对三星堆的向往与喜爱。在研学基地中,实践队亲身体验青铜器浇筑、玉石雕刻等活动,感叹古蜀人民工艺高超,技术精妙。

▲图为实践队体验vr项目

数千年前,古蜀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敬天法祖,创造出历久弥新的灿烂文化;三千多年后,这片热土再次迎来世界的目光。古蜀文明与中华各地区文明如百川汇流,相与为一,融合发展并延续至今。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实践队深入三星堆,感受中华文明融会创新的智慧结晶和数千载的积淀与传承。铿锵有力的古蜀旋律悠悠回响,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生生不息。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任诗佳、江双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任诗佳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