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践行非遗文化传承使命,2025年7月6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宝葫芦”社会实践团队奔赴赣州市于都县贡江镇探索传承千年的独特非遗文化——擂茶。
▲图为擂茶制作所需的材料
2013年,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于都)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擂茶,古称“茶饵”,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养生茶饮。据非遗传承人谭新民介绍,擂茶制作需选用茶粉、芝麻、茴香、花生油、花生米和盐作为原料,在特制的陶质擂钵中加入原料用擂棍反复研磨,直至形成细腻的茶泥,再以沸水冲泡,香气四溢。
▲图为非遗传承人谭新民介绍擂茶
▲图为实践队队员展示自己制作的擂茶
握着古朴的擂棍缓缓搅动,不同食材逐渐褪去棱角,化作细腻绵密的泥状,擂棍象征着人类顽强不屈的意志,遇到任何困难要继续坚持和热爱生活。沸水与茶泥的融合,恰似百川归海,终成独特风味。随后团队成员两人一组在传承人的带领下亲手制作擂茶并进行品尝。于都擂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承载着客家人热情好客的传统,民间素有“家家擂茶声,户户茶飘香”的歌谣。
▲图为实践队与传承人合影留念
“擂茶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文化记忆。”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青年对非遗的认同感,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中,客家擂茶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在传承中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勃勃生机。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潘朝雨 周可欣 赵跃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跃然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8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