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郑青怡)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助力基层口腔健康建设,2025年7月10日至12日,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清润福清·皓齿同行”实践队在带队老师朱丽娟、曹小琴的带领下,深入福州市福清市江镜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采访基层医疗工作者、在养老院开展爱心义诊、入户进行口腔健康调研与科普宣传、访谈村干部了解民情等多种形式,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力量,切实为当地居民送去口腔健康关怀。
▲图为实践队队员及带队老师与养老院工作人员的合照
首日启程:探乡镇医疗实情,启护齿实践征程
7月10日,实践队首站抵达福建省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乡镇——江镜镇。在江镜镇卫生院,采访组成员吴少譞同学与医护人员李明辉进行了深入交流。李明辉医生详细介绍了当地口腔诊疗的现状:目前卫生院尚未设立口腔科室,但院长已将其纳入规划,致力于未来为群众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服务。这一信息为实践队后续活动提供了重要背景依据。访谈结束后,队员们分组行动,手持《乡镇居民口腔健康调查问卷》,走街串巷开展调研与科普。他们以礼貌的微笑和耐心的解释敲开一户户家门,在收集居民口腔健康状况一手数据的同时,结合实例进行基础护牙知识讲解。队员们穿梭于街巷的身影,成为“医者仁心”最朴实的注脚,也奏响了实践活动的序曲。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卫生院诊室采访医生
▲图为实践队队员邀请江镜镇超市员工填写问卷
次日深耕:松鹤院内送温情,玉桂村中问民需
11日上午,实践队带着专业器械与温暖心意走进江镜镇松鹤养老院。考虑到多数老人行动不便,队员们创新服务模式,放弃集中设点,由带队老师朱丽娟、曹小琴手持检查器械,带领学生分组深入老人房间开展床边、轮椅旁的口腔检查。两位老师细致查看每位老人的口腔状况,耐心解答疑问,并给予个性化的护齿建议。学生们则围在老人身边,一边倾听他们的故事与心声,一边送上精心准备的毛巾等小礼物。亲切的交谈与专业的关怀驱散了养老院的孤寂,房间里洋溢着温馨暖意。午后,队员们转战玉桂村,继续开展《农村居民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入户调研。队员们两人一组,冒雨穿行于村巷,耐心叩门访问。面对村民的疑惑,他们细致讲解问卷内容,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身边实例普及口腔健康知识。队员们的热情与专业赢得了村民的广泛理解与配合,一份份详实的问卷被认真收集,科学的护齿理念也悄然播撒在村民心中。
▲图为带队老师在养老院义诊画面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老人聊天画面
三日拓展:支书访谈明概况,后地科普再深入
实践进入第三天,活动持续深化。12日上午,实践队重点采访了玉桂村村书记何建宝。在访谈中,何建宝支书向队员们介绍了玉桂村居民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与口腔健康相关的整体概况、常见问题以及村民的就医习惯和认知水平。这一访谈为实践队理解乡村口腔健康的真实需求与挑战提供了宝贵的村干部视角和更宏观的村情依据。下午,队员们奔赴后地村,延续并拓展前两日的核心工作——入户发放问卷与科普宣传。他们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深入村民家中,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性地解答村民关于口腔保健的具体问题,破除常见误区,如正确刷牙方法、定期检查的重要性等,力求将实用的口腔健康知识送到更多村民身边。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玉桂村书记
▲图为实践队队员入户邀村民填写问卷
实践总结:步履丈量责任 专业守护笑容
从江镜镇卫生院的现状调研,到松鹤养老院的床边暖心义诊;从玉桂村、后地村的挨家挨户走访科普,到与村支书的深度访谈,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清润福清·皓齿同行”实践队的三天行程紧凑而充实。他们不仅收集了大量反映福清农村地区居民口腔健康状况与认知水平的一手资料,更将专业的口腔健康检查服务和科学护齿理念送到了老人和村民的家门口。这场以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守护笑容的实践之旅,是医学生深刻理解国情社情、体察基层需求、锤炼服务本领的生动课堂,也是青春力量响应“健康中国”号召、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实行动。微光成炬,其行愈坚,实践队将继续秉持仁心,为提升乡村口腔健康水平贡献青春智慧。
撰文 | 郑青怡
图片 | 陈琪娥 陈乾
审核 | 盘紫璇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郑青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青怡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