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徐昕宇)7月2日上午,井冈山大学临床医学院“青衿医语”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临江社区,开展以“点亮红丝带,传递正能量”为主题的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知识讲解、互动实践、艺术创作等形式,向社区青少年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防艾观念,活动获得了社区居民一致好评。

科学防艾知识入脑入心,青少年成健康传播生力军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结合“预防艾滋”科普课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青少年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社会意义。通过数据展示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现状,直观地让在场青少年深刻认识到艾滋病并非“遥远的话题”,而是需要直面的健康挑战。

讲解环节重点强调警惕新型毒品滥用,拒绝共用注射器;接受输血治疗时务必选择正规机构;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物品,养成勤洗手习惯等。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为孩子们讲解知识。徐昕宇 供图

针对青少年心理特点,实践团特别设计“防艾知识问答”互动环节。当被问及“如何正确看待艾滋病感染者”时,孩子们踊跃发言:“不能歧视他们”“要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关心他们”。实践团成员借此引导青少年建立“拒绝歧视,共享健康”的价值观,现场掌声不断。

寓教于乐创新形式,黏土创作解锁防艾新体验

为深化知识理解,活动设置“病毒形象化”创意实践环节。在实践团指导下,孩子们用彩色黏土捏制HIV病毒模型。一名小学生边捏边说:“病毒像小刺球,我们要用‘防护盾’挡住它!”通过立体化呈现病毒结构,青少年直观认识到HIV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过程。

图为小朋友捏制的病毒模型。徐昕宇 供图

随后开展的“防艾主题绘画”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以“拒绝艾滋病”为主题自由创作,有的画下红丝带与握手图案象征关爱,有的描绘“病毒怪兽”被口罩和消毒液击败的场景。实践团成员发现,一幅题为《对艾滋病说不》的画作中,孩子用红色叉号覆盖病毒图像,并写下“健康生活从我做起”的标语。这些作品不仅展现青少年的创造力,更传递出“防艾有我”的责任感。

图为小朋友绘制的画作。徐昕宇 供图

社区联动共筑防线,防艾教育扎根基层

临江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实践团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的形式,这种‘小手拉大手’的科普模式值得推广。”

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团队“防艾科普进基层”系列行动的缩影。据统计,青少年防艾教育仍存在“知识盲区”。未来,团队将继续探索情景剧、动画科普等多元化形式,让防艾知识“破圈”传播。

青春力量践行使命,防艾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活动尾声,全体参与者共同宣读《防艾倡议书》,承诺做到“三不三要”:不歧视感染者、不传播谣言、不忽视防护;要主动检测、要科学治疗、要传递正能量。孩子们纷纷写下防艾心愿,象征着健康希望的接力传递。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合影。王欣宇 供图

此次活动不仅为青少年种下防艾意识的种子,更彰显了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担当。正如实践团成员所言:“我们愿做红丝带的编织者,用专业知识为青少年健康保驾护航。”随着暑期社会实践的深入,这抹“青春蓝”将持续点亮防艾宣传的星火,为构建无艾社会贡献力量。(通讯员 徐昕宇)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昕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昕宇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27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