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和传承红色基因的传统美德,7月初,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源火先锋,青春建功”实践团走进九江市东升镇曾山村,开展敬老服务,青年学子们用实际行动传承敬老美德,赓续红色血脉。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曾山村干部合影
初心对话:光荣在党59年老支书的青春接力
图为志愿者们与老党员合影
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曾山村老支书将珍藏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牌郑重地展示给青年学子们。“18岁那年,我怀着满腔热血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一跟就是一辈子。”老支书的话语里满是自豪。
图为聆听老党员讲述入党经历
围坐的同学们聆听着老党员讲述带领村庄发展的奋斗历程。“那时候村民排外思想严重,我每天走家串户做工作,就是要让大家明白: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都是一家人。”
“老支书用一辈子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初心,我们一定接好这根接力棒!”实践团成员小月坚定地说。一场跨越甲子的精神传承,在新时代青年的铮铮誓言中完成交接。
银发守护:安全知识入家门的暖心行动
图为入户宣传反诈知识并发放宣传册
实践团成员轻叩木门,将一份份精心设计的漫画版防诈骗手册送到老人手中。手册上,生动可爱的卡通人物演绎着各种诈骗场景,配以醒目的大号字体,让视力不好的老人也能轻松阅读。
队员们还教老人一个简单口诀:“陌生电话不轻信,转账汇款要确认,天上不会掉馅饼”。临走时,细心的同学还把派出所电话写在老人家的日历本上。
幸福味道:五元午餐里的温情守护
图为一起为老人准备午饭
实践团成员来到曾山村“一老一小幸福院”,加入厨房。“三菜一汤只要五块钱,这个价格我们坚持了五年。”曾山村妇女主任骄傲的给同学们介绍道。
“要让老人家吃得软烂些。”掌勺的志愿者青琳特意把红烧肉多炖了十分钟。开饭时间,实践团成员与老人坐在一起聊起了家常。
图为陪老人用餐
“看着老人们吃得开心,我们心里更暖。”实践团成员青琳说。这顿特殊的午餐,让同学们体会到:幸福的味道,不在山珍海味,而在于这份用心用情的陪伴。
此次实践活动实现了红色基因与青春力量的美丽邂逅。实践团将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成立“银发守护”志愿分队定期回访,制作方言版反诈“微课堂”,搭建校地共建帮扶平台。正如队员唐琪所说:“我们带走的不仅是感动,更是责任;留下的不仅是服务,更是承诺。”(供稿:谭钰 秦媚;供图:陈红洋 唐琪)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谭钰 、秦媚、 黄青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青琳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