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刘文涛)近日,为深入贯彻二十大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枫火相传代代新,桥连青筠惠百姓”实践服务团深入浙江省诸暨市,以“枫桥经验”为脉络,走进陈列馆、义警中心、珍珠产业带与袜业集群,探寻新时代“枫桥经验”从矛盾化解到综合治理、从文化根脉到产业赋能的创新路径,用青年视角记录这一“中国之治”基层样本的鲜活实践。
寻根·陈列馆里解码“枫桥秘密”
6月19日,实践团首站抵达枫桥经验陈列馆。讲解员向团队详细介绍了这一始于1963年的基层治理模式,重点阐释"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的核心内涵。陈列馆内,一组图片“三降一升”的对比尤为醒目:“万人成讼率”、“刑事发案率”、“生产安全亡人数”显著下降、“群众幸福指数”稳步提升。讲解员提到:“建设平安枫桥,把人民幸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枫桥经验从未过时,一直在路上。”展馆还呈现了各类结合本地特色的创新实践——从邻里纠纷的“一杯茶调解”到社区养老的“银龄互助”,群众“崇和”、干部“尚实”的社会文化土壤帮助“枫桥经验”顺利扎根新时代。
图为团队成员驻足观看三降一升的“数说平安浙江”图表。通讯员 方译晨 摄
参观的最后,讲解员带领实践团来到馆内一条特殊的长廊,它展示了全国各地在借鉴枫桥经验的基础上,将其与当地社会文化特色相结合而发展出的创新调解品牌,有如诸暨的“枫桥大妈”、杭州的“枫桥+AI”智能调解、宁波的“数字说事”、衢州的“有礼调解”、海南的“调解亭”……这些创新实践生动展现了‘枫桥经验’不是空洞的标签,而是流动的智慧。
图为实践团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通讯员 杨伊贝 摄
创新·义警中心求解“青春方程式”
同日下午,实践团来到诸暨市红枫义警中心。红枫义警协会会长陈荣周为实践团介绍义警中心时,首先指引众人看向大厅最为显眼的义警徽章,介绍道:”义警标识外面看着像警徽,内部却是志愿者的标志,这与义警诞生由来、义警工作性质都密切相关。”随后他向团队介绍了2017年他与赵警官合作建立协会的过程,以及义警队伍的内部组织架构、义警队伍崇尚的“五义”精神、”用情、用理再用法”的工作原则等,帮助团队从多方面了解这支特殊的志愿者团队。
参观过后,队员们与陈会长开展“闲聊式”的访谈,在谈及义警队伍平均年龄为51岁,会长是否有考虑过年轻化队伍时,他回答道:”搞公益,不能是空谈,要有钱、有闲更要有情,我鼓励年轻人们热心公益,但要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再来,空谈物博,实干兴邦。”陈会长是个体工商户出身,他坦言:”我们这些义警中大老板一个没有,小店主个个都是,大家都是利用自己看店的闲暇时间来参加义警活动,坚持不收政府与人民一分钱。”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陈荣周会长。通讯员 方译晨 摄
但这并不意味着青年谈公益便有“空谈”之嫌,陈会长拿出手机向实践团成员展示“绍兴义警”平台,自豪地说: ”年轻人有技术,有头脑,在当下的新媒体世界,我们的宣传、技术都靠你们年轻人。”陈会长一语已经为年轻一辈在公益道路上指明了方向,访谈最后,他再次强调:”公益需立足专业、脚踏实地,既要‘走出去’贴近群众,也要让精神‘走回来’滋养自己。”为实践团后续的志愿服务设计提供了深刻启示。
图为实践团同陈荣周会长合影留念。通讯员 杨伊贝 摄
赋能·珍珠与袜业里的“枫桥动能”
6月20日至21日,实践团转向产业一线。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实践团累计走访了山下湖华东国际珠宝城中的十余家商户。在问起当地珍珠产业发展现状时,店长余女士告诉实践团,当下珍珠养殖早已从传统手工养殖模式迈向科学化、规模化培育,并且相较于海水珍珠,近年崛起的爱迪生淡水珍珠价格更亲民,品质高的爱迪生珍珠甚至能媲美海水珍珠,成为很多国产品牌的重要竞争力。
图为店长余女士热情接受实践团采访。通讯员 方译晨 摄
在走访过程中有队员发现,各商户的珍珠都按照品质进行不同价格的划分,但在“外行人”眼中,这些不同价位的珍珠似乎并无太大差别。了解到队员们的疑惑,热心的余女士就地为团队众人展示了不同价位珍珠的区分点,例如品种、光泽、大小等,每枚珍珠都经过专业筛选,商户们分级鉴定的严谨,也正是“枫桥模式”精细化治理的缩影。
而在“世界袜都”大唐袜业城,从3台手摇袜机的生产力到占据全球三分之一袜子产量的产业蝶变,更让队员们感到震撼。在参观走访近百家袜业城商户后,东方缘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斯淼钟邀请实践团前往生产基地开展进一步参观考察。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访袜业城各商户。通讯员 杨伊贝 摄
在实地参观东方缘无人生产车间后,斯老师在企业文化长廊处为团队介绍了东方缘品牌的诞生由来、经营理念以及发展历程。“我们当地的袜子产业各有分工,有人负责原料采购,有人负责生产加工和包装销售,并不是说一家独大,而是大家美美与共。”斯淼钟老师的分享,揭示了产业集群背后的文化密码——产业链协同如“矛盾调解”,技术创新如“经验迭代”,而作为省级袜业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东方缘的“袜业+文旅”模式的跨界融合,则是新时代“枫桥+”模式的生动演示。在当地人民伟大产业实践的背后,是“干”字当头、敢为人先的诸暨精神同以和谐共进、务实创新为内核的“枫桥经验”的一脉相承。
图为斯淼钟老师向实践团展示现代织袜机。通讯员 方译晨 摄
参观结束时,斯淼钟老师自豪地说:”致力于帮助每一位顾客挑对袜子的朴实理念让我们企业有了今天的发展成果,如果你们日常有遇到‘大象脚’的人,让他来我们东方缘,我们免费送他合脚的袜子!”或许当地人在其崇实尚和社会气氛下滋养而生的对于品牌的自信与对行业的热情,是比不断更新迭代的技术更为核心的发展驱动力。
担当·青春接力续写“枫桥新篇”
三天的调研,实践团系统考察了"枫桥经验"的历史沿革和当代发展状况。从文化内驱力转变为到产业新动能,“枫桥经验”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调解经验,它早已融入当地人民的社会认同,渗透到产业发展之中。
实践团表示,团队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扛起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将‘枫桥经验’的当代价值转化为青年行动——通过数字宣讲走进校园、调研报告献智基层、志愿服务对接社区等途径,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青春活力,让“枫火”真正燎原,相信当代青年们的不懈探索,或许正是下一个六十年的“枫桥序章”。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文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文涛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