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青春红丝带”的引领作用,践行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引导青年学子以红丝带精神为纽带,在关爱服务活动中提升实践能力,以实际行动传递健康理念。2025年7月2日,西昌学院艺术学院青春红丝带志愿小队深入昭觉县开展“红带连心凝众志,绽放青春筑安康”志愿服务活动。
图为志愿者们向火普村当地村民普及相关禁毒防艾知识。 习学斌供图
青春红丝带志愿小队首站走进昭觉县火普村,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活动。志愿者们采取走村入户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彝汉双语,向村民详细讲解毒品的常见种类及其严重危害,科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科学预防措施。通过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志愿者们将健康知识送到村民家门口,切实提升了当地群众的防毒防艾意识。
图为青春红丝带志愿小队在火普村党群服务中心合影 习学斌供图
通过入户宣传及走访调查,志愿者们了解到部分村民对艾滋的认识存在误区。因此,志愿者团队及时调整宣传策略:一方面通过通俗易懂的彝汉双语讲解,系统普及艾滋病传播的三大途径(血液、母婴和性传播)及科学预防方法;另一方面重点开展反歧视教育,用真实案例说明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引导村民以科学态度看待疾病,以包容心态对待患者。经过持续深入的工作,村民们不仅纠正了错误认知,更树立了“科学防艾、关爱患者”的正确观念。
图为志愿者们前往金地广场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活动 习学斌供图
离开火普村后,青春红丝带小队转战昭觉县繁华的金地广场开展宣传活动。志愿者们分组走访广场周边商铺,用彝汉双语向商户详细讲解新型毒品的伪装特征、吸毒的法律后果,以及艾滋病的传播与防护知识。针对居民疑问,志愿者们耐心解答,并鼓励大家积极举报涉毒违法行为,共同参与禁毒防艾工作。
图为志愿者们在金地广场门市门户开展禁毒防艾知识普及 万沛驿供图
此次"青春红丝带"志愿活动通过城乡协同的宣传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火普村,志愿者们以入户走访的方式,有效纠正了当地村民对于艾滋病的认识误区;在金地广场,则通过商铺宣传覆盖了更广泛的人群。活动不仅系统普及了毒品危害和艾滋病防治知识,更重要的是唤醒了群众的防范意识。许多参与群众表示,通过志愿者的专业讲解,他们消除了长期存在的认知误区,今后将更加注重健康防护,并主动参与禁毒防艾工作。
志愿者们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入凉山各地,创新宣传形式,扩大覆盖面,让禁毒防艾知识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这支年轻的队伍正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健康和谐的无毒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万沛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万沛驿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