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陈彦楠)
引导青年学子深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价值,切实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2025年7月6日,互联网信息学院中华文脉传承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重庆山城街巷,深入探访“棒棒军”群体。实践队员们以实地调研、帮扶服务为抓手,在传承扁担精神与助力乡村振兴的融合中,书写新时代青年担当。
实践队队员走进重庆老旧社区与货运集散地,与十余位“棒棒军”面对面交流。队员们跟随“棒棒”师傅穿梭于重庆街道,聆听他们讲述从田间走向城市、用扁担撑起家庭的故事。62岁的张师傅感慨:“以前靠扁担撑起整个家,现在活儿少了,但只要还有力气,就不想闲下来。”
在山城重庆蜿蜒的梯坎间,“棒棒军”们以竹扁担为笔,汗水为墨,书写着震撼人心的精神史诗,这份精神财富跨越时代,值得每一个人从中汲取力量。面对现代物流体系的冲击,他们没有因职业边缘化而选择放弃,而是以超乎常人的毅力扎根于城市的毛细血管中,在没有电梯的老旧居民楼,他们背负沉重货物拾级而上;在现代运输机械难以抵达的狭窄巷道里,他们肩挑手扛保障物资流转。这种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教会我们在逆境中保持昂扬斗志,将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他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诠释着最质朴的职业道德,在烈日酷暑与风霜雨雪中穿梭,哪怕一单的收入仅够温饱,哪怕搬运之路布满荆棘,也始终秉持“接了活就负责到底”的信念,将货物完好无损交付客户手中。这种一诺千金的诚信品格与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在快节奏、功利化的时代浪潮中,犹如一股清流,提醒着每一位职场人:恪守本分、坚守底线,才是立身立业的根本。
更令人动容的是,“棒棒军”们将青春与汗水融入日复一日的负重前行中,在平凡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不曾惊天动地,却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执着,为城市运转注入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份甘于平凡的纯粹、默默奉献的担当,深刻诠释了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专注,普通人也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在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征程中,棒棒军的精神永远是照亮前路的火炬,激励着实践队员以脚踏实地的姿态笃定前行,在时代浪潮中锚定方向,用不懈奋斗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彦楠 刘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彦楠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