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张逢沛)“1001、1002、1003……”当有节奏的数秒声在现场清晰响起,那是对病患意识的紧急叩问。俯身的瞬间,耳畔贴近“病患”口鼻捕捉微弱气息,目光紧紧锁定胸口起伏的每一次波动,抬手示意的动作里,藏着决定施救方向的千钧重量。

这个夏天,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智行仁护” 小分队带着急救技能走出校园,用一场跨越校园、社区、村镇和企业的实践行动,擦亮浙江工商职院应急救护金色名片。

精准发力!分层科普织密生命安全网

这支由10名持证应急救护员和1名二级救护师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以实际行动响应提升全民应急救护能力的时代号召。

校园里,他们是坚实的“安全后盾”。6月30日,在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暨安全教育大会上,人工智能学院辅导员、二级救护师潘央央通过 “理论 + 实操” 的形式,现场传授心肺复苏的标准按压手法、海姆立克法的发力技巧及包扎术的关键要点,让实用急救知识深入暑期社会实践的团队中。团队成员多次商讨,细致策划安全培训课程,精心设计200 余份《急救小常识》手册,成为全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出行的 “安全指南”。

▲图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安全员应急救护培训

校园外,他们的脚步更显温情。在宁波市实验小学、宁波市第一幼儿园,“分龄教学”玩出了新花样:小学生在模拟场景中亲手实践心肺复苏,幼儿园小朋友跟着急救儿歌拍手互动,“安全小卫士”的抢答声里,藏着“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暖心期待。

▲图为团队进宁波市实验小学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暑期安全应急救护宣讲

初心不改!用行动书写责任与担当

在指导教师潘央央带领下,智行仁护小分队10名队员全程参与应急救护课程设计、现场讲解辅助。团队将应急救护课延伸至众多公共场所,在宁波火车站,为志愿者、特勤队员演示CPR与AED正确操作,向旅客普及“快速查找AED”技巧;在海曙区丽雅苑、云丰、启运等社区,开展儿童防溺水课堂,为老人讲解创伤救护;在五乡镇,让中小学生掌握溺水自救知识,为新就业群体强化“黄金4分钟”救援技能。多场景服务、全人群覆盖,让急救知识从校园走向更广阔的社会舞台。

▲图为团队进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对新就业群体进行应急救护宣讲

队员黄梦祺在宣讲课堂中用儿歌化解教学难点,李毅哲在CPR演示中精准把控动作规范……正如队长张逢沛所说:“每一次宣讲,都是对‘仁心’与‘智行’的双重锤炼。”

17天的实践收获了满满认可,宁波市实验小学老师称赞“孩子真正学会了自救互救”,鞍山村书记感慨“这是送到家门口的实惠”。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探索出“分层设计、场景适配、理论+实践”科普模式,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提供了可复制的“工商经验”。

▲图为团队进宁波站对志愿者进行应急救护宣讲

继往开来!让急救技能遍及更多人群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应急救护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应急救护教育体系。2024年,学校将应急救护纳入学生必修课,计划三年内实现全体在校生专业培训全覆盖,让每个人都扎实掌握关键“救命技能”,最终成为持证的红十字救护员。

今年5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成功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入推动急救知识普及,让更多人成为生命安全的守护者,努力实现应急救护知识普及从“精准滴灌”到“全面覆盖”的跨越,让应急救护的星火在全社会形成燎原之势,为生命安全构筑起坚实防线。

▲图为“智行仁护”小分队合照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逢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逢沛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78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