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引导青年学子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基层发展,2025年7月6日至9日,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香”约八桂社会实践团队在学院周园老师的带领下,奔赴防城港市防城区扶隆镇,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以“党建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社会调研活动。团队聚焦扶隆镇作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八角、肉桂)的产业优势,在基层沃土中探寻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鲜活经验,将理论所学转化为振兴乡村的生动实践。本次活动得到扶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为确保调研活动开好局、起好步,7月7日上午,团队在大有香料有限公司举行专题座谈会。会议伊始,团队成员集体观看了扶隆镇精心制作的“党建领航,香美扶隆”主题宣传片,让团队成员对“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扶隆实践”有了初步的理解。扶隆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系统介绍了镇党委在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引领产业发展、凝聚人才力量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大有香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扶隆镇商会秘书长宋集斌则从企业视角出发,分享了在党建引领下,公司及商会如何依托本地优质的八角、肉桂香料资源,带动农户增收、推广扶隆镇香料品牌的实践经验。此次座谈为团队后续的调研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和实践方向。

本次调研活动围绕“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核心主题,开展了多维度的实践环节。

“青春直播间”赋能“香”产业

为直观探究新媒体直播在拓宽农产品销路中的作用和实际效果,探索提升扶隆镇香料品牌知名度的宣传路径,团队积极学习直播技能,化身“助农主播”,联合共青团防城区委员会、共青团扶隆镇委员会以及大有香料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了“‘香’约八桂,农品飘香”大学生助农直播专场。直播吸引超1000人次观看,收获近万次点赞互动,取得良好效果。此次直播是一次生动的技能实践,在帮助提升扶隆镇香料的品牌曝光度的同时让团队成员体会到创新营销模式对于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意义,让团队成员在实践中增长了新才干。

走访入户倾听民声民意

在扶隆镇那勤村干部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深入村街小巷,开展入户走访。他们与种植户、合作社成员、普通村民深入交谈,细致了解八角、肉桂从种植、采摘到收购、加工的完整过程,以及村“两委”如何通过组建和运营村集体合作社,实现集体经济壮大与村民增收的双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让团队们真切感受到基层党组织在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主心骨”作用。

理论宣讲传播党的声音

基于扎实调研,团队结合专业优势,在扶隆镇推出主题为“以党建为旗,引领乡村振兴”的理论宣讲活动。宣讲内容紧密联系扶隆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经验,用青年视角、青年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新时代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实践路径与光明前景,旨在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更有效地传递到基层干部群众心中,凝聚起更广泛的振兴共识。

此次“香”约八桂团队的防城港扶隆之行,不仅是一次深入基层的社会调研,更是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团队成员走出象牙塔,将书本知识与广袤乡村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在服务“三农”的切身参与中深化了对国情、社情、农情的认知。他们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为扶隆镇的香料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探索了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扶隆经验”。当青春脚步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便不再是一句口号,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引导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撰文:覃丽燕

图片:曾李瑛、司倩玉

审核:周园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覃丽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覃丽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