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文脉千载,青春非遗”实践团踏访章丘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开启沉浸式文化体验之旅。大学生团队发挥新媒体技能与年轻视角,助力非遗“活态传播”。

探访章丘非遗展厅

在文化馆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实践团成员与市民一道,深入展厅,专注聆听章丘大地孕育的动人故事,凝神细察每一件承载历史与智慧的珍贵展品细节,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展厅行走间,深刻感悟到,这些静默的展品并非冰冷的物件,而是流淌在章丘大地上的活的文脉。它们无声诉说着千年的生活智慧与审美追求,令青年一代对脚下土地的文化根基油然而生敬畏与自豪。

面塑技艺亲体验。

章丘非遗瑰宝——面塑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王延慧老师亲临现场,为志愿者们倾囊相授面塑技艺的渊源与精髓。讲解过后,实践团成员在王老师指导下分组实践,指尖揉捏着彩色面团,开启了与非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王延慧老师耐心细致地逐一指导,志愿者们全情投入。最终,一件件饱含心意、形态生动的面塑作品在年轻的手中诞生。这亲手体验的过程,让志愿者们对章丘面塑这一古老技艺的理解与钟爱愈发深刻。

实践体验中,志愿者们真切体会到,非遗技艺的生命力在于“动手”。指尖的温度让书本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六个字变得立体可感。每一次揉捏、塑形,都是与古老智慧的直接对话,这份亲手创造的喜悦,点燃了青年学子对章丘面塑乃至整个非遗宝库的由衷热爱。

对话传承守护者

实践过程中,志愿者们怀着敬意与求知欲,对非遗传承人及文化馆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访谈。面对面的交流,让青年学子真切触摸到非遗传承路上的现实挑战与困境,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整体现状有了更深层次的体认。更令人动容的是,他们深切感受到了传承人与工作者们对非遗事业那份历久弥坚的赤诚与无悔的坚守。

访谈交流后,志愿者们深受触动,传承人眼中那份对技艺的执着光芒,工作人员日复一日的默默耕耘,让他们看到了在困境中依然坚韧的文化守护力量。这份源于热爱与责任的“坚守”,是支撑非遗赓续最宝贵的火种,也深深震撼并感召着年轻的心。

青春续写非遗新章

此次文化馆之行,是青年力量投身非遗传承的坚实起点。实践团已蓄势待发,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播实践与成果展示活动。

展望前路,志愿者们坚定信念,非遗的未来离不开青春的参与和创新。他们将用年轻一代熟悉的语言和平台,架设传统技艺通向现代社会的桥梁,让章丘非遗的故事传得更远、更广。以青春之智、青年之力,为古老文脉注入时代活力,守护民族记忆,这是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荣光。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俐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俐璇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8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