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黄译萱、陈飞扬、曾国威、刘昱辰)为积极响应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九龙绘卷,乡链未来”实践团(下文实践团)以此次活动为重要契机,将“艺术赋能乡村、创新驱动产业”作为行动主旨,深入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九龙峰旅游区平江村,以开展墙绘艺术创作、乡村形象视频制作、特色产品推广等系列活动,助力乡村环境提升与文化传播,推动校地合作与产学研结合,践行青年服务国家的使命担当。
7月7日,实践团前往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九龙峰旅游区平江村,将“艺术赋能乡村、创新驱动产业”作为目标,通过对村民房屋围墙进行墙绘,展现九龙峰自然人文的特色,拍摄并制作当地宣传视频,推广当地特色产品,传递乡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与创新能量。
为了切实保证此次活动能够顺利且高效地开展,进一步明确团队内部的分工以及各项具体任务,2025年7月7日下午,实践团与平江村赵书记、村委等干部开展座谈会,本次会议明确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内容和各项注意事项。
其中,实践团成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汇报了前期精心设计和规划的平江村主干街道和围墙示意图,关于绘画的效果和要求,进行详细的解说,包括绘画的主题风格、色彩搭配、表现手法等,以达到预期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水准,村委一致给于高度赞成。同时赵书记重点强调,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涵盖了参与人员在活动现场的人身安全、使用工具和材料时的操作安全等多个方面,着重强调一系列具体的注意事项,比如现场的环境卫生维护、与周边居民的沟通交流方式等。
7月8日清晨,实践团成员便分组展开系统性测量工作。在实践团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分为三组,第一组负责全域墙体测绘。成员们手持专业设备,将数据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将形成相应数据库,为后期艺术创作提供精准依据。
与此同时,第二组迅速投入到空间格局定位的工作中。他们带着无人机来到平江村开阔处,在湛蓝的天空下,开始无人机作业,从不同角度、高度进行拍摄。村庄错落的房屋、蜿蜒的村道、广袤的田野便一目了然,为后续深入了解村庄空间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组专注环境要素分析。成员们从日出到日落,每隔两小时记录一次墙面日照角度和强度变化。他们还走访村民,了解主要观赏视角和人流走向。这些数据将为色彩耐久性设计、最佳绘制时段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显著延长作品的生命周期。
对实践团成员而言,这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历练。实践团黄同学表示:"通过这次实践,真正理解了测绘数据的价值,它不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实践团陈同学感慨道:"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够实实在在地改变一个村庄的面貌,这种成就感是课堂上学不到的。
在惠东九龙峰平江村的青山碧水间,青春的力量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随着墙绘作品的陆续完成,九龙峰下的这个普通村庄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村民们惊喜地发现,原本斑驳的墙面变成了讲述故事的画卷,普通的村道成为了艺术长廊,整个村庄正在蜕变为一座"没有围墙的美术馆"。
实践团用卷尺丈量乡土,用彩笔勾勒未来。正如实践团指导老师方老师所说:"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同学们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深化了自身认知,强化了责任担当,这种成长是弥足珍贵的。
此次活动充分引领大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农村,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长才干、磨炼品格和意志。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译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译萱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