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下午,皖江工学院“家校e心,红育临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一行抵达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老集镇,正式启动数字化家校共育专题实践活动。团队与老集镇政府举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标志校地合作在促进乡村教育发展方面迈出新步伐。

仪式结束后,团队在当地乡镇领导姚书记、杨干事及村干部的陪同下,深入乡村一线,对四户经济困难家庭进行了细致走访。通过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团队了解到当地初中阶段数字化家校沟通的实际应用现状。

此次走访的家庭均为贫困户,情况较为特殊,包括两户单亲家庭和两户因病致贫家庭。走访中发现,这些家庭的孩子多由祖辈隔代监护。尽管受限于经济条件导致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但家庭成员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

调研结果显示,大多学生住址临近镇中心学校,老集镇的初中生普遍选择走读。团队发现当前家校沟通主要依赖三种传统形式:学校组织的线下家访、电话日常沟通以及定期家长会。值得注意的是,虽有各个班级都建立了线上沟通群,但其功能多局限于发布通知,家校数字化沟通方式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访谈中了解到,当地家校沟通的数字化应用整体水平较低。多数家长表示更习惯传统沟通方式,对数字化工具的使用不甚了解。然而,在当地沟通方式较为传统的条件下,家长与老师间的互动频率和质量却保持良好。受访家长普遍反映,学校老师责任心强,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状况并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

此次挂牌仪式暨走访调研活动,不仅是皖江工学院与老集镇在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方面合作的开始,也是团队对老集镇家校沟通的真实状况探索的开端,此次调研将为后续的深度调研和实践探索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此次走访,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调研,积极寻求乡村数字化家校沟通的解决方案,为赋能老集镇教育发展、优化家校共育环境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郭艳 汤明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汤明俊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2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