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陈涵钰 刘芳瑞 解晓龙)为深化青少年对祖国边疆文化的认知,促进民族文化交融互鉴,湖北工业大学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智‘艾’传薪,爱润童心”赴蕲春文化传承实践队于2025年7月6日来到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第六实验中学株林校区,开设了有关探索新疆特色文化的课程——《阿凡提的月光宝盒:解锁新疆的1001个秘密》。该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历史、音乐、舞蹈、民族风俗、美食等文化元素,同时充分运用互动游戏、角色扮演、漫画等多样化形式在沉浸式体验中引导学生形成对新疆多元文化的立体认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为志愿者老师给学生介绍民族服饰的照片。

课程以经典动画形象为切入点,通过解析孙悟空勇敢无畏、哪吒坚守自我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发现“智慧与勇气”是各民族共同推崇的精神内核,进而自然过渡到新疆智慧人物代表阿凡提,巧妙激发学生对新疆文化的探索兴趣。来自新疆哈萨克族的志愿者老师身着民族服饰,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带领学生们“云游”新疆166万平方公里的壮丽山河。从天山雪峰到塔里木盆地,从那拉提草原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幅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景观图片配以生动的解说,让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在民族服饰文化环节,志愿者老师重点展示了三组新疆人民代表性服饰:新疆蒙古族服饰以蓝色为主调,寓意草原的辽阔与民族的端庄优雅;哈萨克族服饰以鹰隼图案为特色,象征着游牧民族的勇敢自由;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服饰则以绚丽多彩的纹样,展现生活的多姿多彩。通过实物展示、穿着示范和纹样解读,学生们直观感受到新疆各民族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同学们认真听志愿者老师上课。

在课程互动环节,志愿者老师为每个学生分发了精心制作的“探险家护照”,鼓励小朋友分别扮演小导游、小游客、小记者等角色,开展新疆旅行场景模拟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学生们以第一视角体验新疆风土人情,在情境互动中感受多元文化魅力。

图为志愿者老师陪伴学生画画的照片。

课程尾声,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使用统一发放的画纸和彩笔,充分发挥想象力,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新疆印象,例如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一望无际的草原、香甜多汁的水果。绘画环节结束后,老师组织每位学生依次上台分享自己的画作,讲述自己想象中的新疆故事。在作品展示过程中,志愿者老师适时播放新疆实景视频,通过对比学生的想象作品与实景画面,让他们感受现实与想象的差异,引导学生发现新疆的真实面貌。

图为志愿者老师与孩子们的合照。

此次"阿凡提的月光宝盒:解锁新疆的1001个秘密"文化课堂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更架起了鄂疆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当《这里是新疆》的旋律在教室回荡,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远方的向往,民族团结的种子已悄然生根。相信这样生动有趣的文化课堂,必将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郭文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文倩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