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青春在行动。”在这个炎炎夏日,医学院“乡韵医心”实践队的队员们满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对乡村的深情,前往南平市松溪镇茶平乡,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深入探访了吴山头村灾后重建的示范教学点、梅口埠以及松溪百年蔗和大布村的文化遗产,感受了松溪版画的艺术魅力。
【医心护韵助乡行】
灾墟新貌,应急典范
6月25日,医学院“乡韵医心”实践队前往茶平乡吴山头村。晨光初露,这个曾因山体滑坡受损的村落如今已旧貌换新颜。2024年6月16日,这里发生了5万立方米的山体滑坡,导致28栋房屋倒塌或损毁,但因当地政府精准预警、及时转移,未出现人员伤亡。参观村落时,吴山头驻村书记雷泽青详细介绍了灾后重建的规划与实施,涵盖应急救援、民生保障、工程建设和产业扶持,每一处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村落新貌不仅是对灾难的有力回应,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
宣策助学,暖慰惠民
随后,村干部和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明珠带领队员们来到畲村,实地走访了四户脱贫户,为他们送去牛奶、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同时还在村民家中开展福建助学政策宣讲,详细介绍了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流程及还款政策,助力村民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教育资助渠道。这次亲切的入户交流,拉近了实践队与村民们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强化了队员们对乡村振兴和教育帮扶的认识。
雕版传韵,艺展松溪
在古韵悠长的松溪,版画被誉为 “刀木之音”,承载着深厚的非遗文化底蕴。参观过程中,馆长带领队员们领略了精美的版画佳作,近距离感受了其独特的魅力。在文创方面,松溪将版画艺术融入茶叶茶饼包装,让传统艺术与特色产业完美结合,为其增值赋能。同时,馆长还详细讲解了版画作品的制作工艺,让我们对这门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松溪版画,正以创新姿态续写非遗传承新篇章。
【红埠忆往蔗巷新】
红韵码头,古今交融
6月25日下午,医学院“乡韵医心”实践队怀着探索与传承的初心抵达梅口埠,这里既是自然与历史的交汇点,也是影视文化基地。古村落与水运文化在此交织,古码头、红色文化馆、古樟园等景点错落分布,其中福建省最大的古樟树群更添自然灵韵。我们还参与了“河小禹”护河行动,队员们通过巡河检测、环保宣传等工作,以青春之力助力河湖长制的深入实施,为松溪的生态建设贡献力量、增添光彩。丰富的文化遗产与独特景观,吸引众多 剧组取景,使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而连接村庄与码头的“十八石敢”景观,更是见证了梅口 村的岁月变迁。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革命英雄伍弟奴领导路下桥农民武装暴动,其事迹被铭记于松溪革命历史纪念馆,成为激励后人传承红色精神的不朽丰碑。而郑墩镇的烈士们,大多在而立之年便英勇献身,他们以青春热血诠释理想信仰,用无畏牺牲换来了今日的和平繁荣。这些先烈留下的精神遗产,时刻警醒我们珍视当下、砥砺前行,为延续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与昌盛接续奋斗。
国家级4A景区的获评,不仅展示了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也体现了旅游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2023年,梅口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正逐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让这片古村落焕发出新的活力。梅口埠,一个充满活力的红色圣地,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宿根守土,蔗韵沁香
踏入松溪百年蔗基地,簌簌蔗叶轻吟,似是三百年岁月的呢喃。这片肇始于1727年的宿根蔗林,不仅以超凡生命力岁岁抽芽,更化身天然固土卫士——在风雨冲刷间牢牢锚定土壤。它历经百代风霜,仍以蓬勃之姿续写传奇,宛如农耕文明镌刻于大地的“活态史书”。
百年蔗富含多酚类抗氧化物质、独特的微量元素群及活性多糖成分,据驻村干部介绍,村中长者身强体健,不仅远离癌疾困扰,更无痴呆之虞,二者相映,更显百年蔗独特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效。也正是基于这般价值,松溪百年蔗于2021年荣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2024年跻身全球农遗预备名录,其作为地域文化图腾,书写出独具东方韵味的蔗作文明长卷,是松溪先民赓续千年的稼穑智慧与匠心坚守。
渠鱼焕彩 古建流芳
最后,医学院实践队抵达千年古村 ——松溪县大布村。红旗渠碧波蜿蜒,既滋养村落沃土,亦镌刻先辈奋斗印记;九曲巷卵石铺就,明清古宅鳞次栉比,其精巧布局暗含御寇御寒之智,尽显岁月沉淀的人文匠心。
国医李良松生于斯、泽于斯,以岐黄之术与桑梓深情,修缮古建而成中医馆,开展诊疗、研学等多元活动,将千年中医智慧深植古村肌理。山水人文交相辉映,传统现代共生共荣,大布村正以独特的文化张力,在乡村振兴浪潮中续写古韵新章。
【非遗实践助学思】
此次旅程,我们见证了地方文化的影响,感受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这些经历让我们认识到文化遗产对于地方发展的重要性,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推动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进一步推动文旅蓝图的建设,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林艺涵、董梓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董梓琪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