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语传禁毒,声韵护乡间”禁毒三下乡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基层群众的禁毒意识,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青语传禁毒,声韵护乡间”禁毒三下乡实践队于2025年6月28日前往成都市金堂县栖贤街道禁毒办开展了为期7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践行动为基层禁毒工作奉献青春力量。

一、禁毒知识深培训,夯实宣传硬基础。

为提升宣传效果,禁毒三下乡实践队队员们参加了禁毒知识培训,系统地学习了各类毒品的特征、危害及预防措施,并合作制作出了内容详实的禁毒宣传PPT。培训不仅丰富了志愿者们的专业知识,也为后续宣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图1:禁毒三下乡实践队对自身队员开展禁毒知识培训

二、禁毒宣讲进社区,老少共筑防毒墙。

在“星岛国际”小区广场的绿荫下,禁毒三下乡的队员们身着统一服装,分为三个小组展开工作。一组在摆点固定宣传点发放禁毒知识传单,另两组深入社区流动宣传。志愿者们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生动有趣的互动问答等方式,向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讲解毒品危害。小朋友们积极参与有奖问答,老人们认真聆听讲解,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图2:“星岛国际”小区开展禁毒知识小课堂

图3:禁毒三下乡实践队队员对“星岛国际”小区居民进行禁毒宣讲

图4:“星岛国际”小区实践队与小朋友们合照

三、禁毒基地实践行,体悟工作责任感

怀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实践队队员们前往栖贤街道禁毒办。在禁毒办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志愿者们协助工作人员整理禁毒资料和分类归档。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对禁毒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对毒品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5,图6:禁毒三下乡队员们协助工作人员整理禁毒资料和分类归档

四、禁毒讲座再深入,携手共建无毒社区。

栖贤街道禁毒办为居民举办了一场生动的禁毒知识讲座。活动当天,社区老年居民表现尤为积极,不少老人提前到场,戴着老花镜认真研读宣传资料。讲座中,志愿者通过真实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讲解,向居民详细介绍毒品危害及防范措施。此次活动是志愿者团队继前期培训、基地参观后的又一次实践,通过面对面的宣传方式,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体的防毒意识。

图7:兰家店社区禁毒讲坛宣传教育活动

五、VR沉浸探毒患,科技赋能强认知。

志愿者们在金堂县禁毒教育基地开展数字化禁毒教育体验活动。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队员们沉浸式体验了吸毒者幻觉、家庭破碎等毒品危害场景,逼真的视觉画面配合触觉反馈设备,使参与者切身感受到毒品对身心的侵蚀过程。这种创新的科技教育方式,有效强化了实践团队对毒品危害的认知,提升了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图8:禁毒三下乡实践队队员体验禁毒VR

图9:禁毒三下乡实践队队员在金堂县禁毒教育基地进行禁毒宣誓

六、禁毒春风拂街巷,平安守护进万家。

实践队深入“快乐小区”“学府雅庭”及三星农贸市场,开展禁毒宣讲活动,通过“流动宣讲 + 精准科普”筑牢基层防毒防线。活动中,队员们身着统一标识马甲,在小区广场、楼道口及农贸市场摊位间穿梭,向过往居民及商户发放禁毒宣传手册。针对小区老年人,重点讲解新型毒品伪装形式,在农贸市场,结合摊位经营场景,提醒商户警惕可疑货物,现场演示“三步识毒法”(查包装、辨气味、核资质)。

图10:禁毒三下乡实践队对居民群众进行宣讲

七、禁毒知识调研深入基层,精准把脉全民防毒意识

实践队围绕栖贤街道禁毒办周边社区、街道、乡镇开展专题调研,通过问卷形式摸排居民毒品认知度、法律法规知晓途径及禁毒工作建议。调研团队分 3 组深入 5个村(社区),累计发放问卷 100 份,重点了解:①传统毒品与新型伪装毒品的识别率(数据显示青少年对“大麻”认知度达100%,“海洛因”认知度达84%);②禁毒知识获取渠道(73.33% 依赖社区宣传,85.33% 通过短视频平台,82.67%来自学校/单位培训)。

图10:禁毒三下乡实践队队员对“快乐小区”的群众进行调研

此次禁毒“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不仅将禁毒知识传播给了社区居民,也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对毒品问题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社区居民的识毒、防毒、拒毒能力,也让实践团队成员在活动中提升了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未来,“青语传禁毒,声韵护乡间”实践队将继续投身禁毒宣传工作,用青春力量为构建无毒社会添砖加瓦。

图11:“青语传禁毒,声韵护乡间”三下乡实践队在金堂县禁毒教育基地合照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熊蕊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熊蕊熙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2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