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近年来,我国始终坚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在这一背景下,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艺绘石井·振兴乡村”实践队成员在漳州市华安县石井村开展墙绘实践活动,与石井村两委紧密协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保护政策,书写了一段守护绿色、共建美丽乡村的生动篇章。
在集美大学师生赴石井村开展实践的行程中,实践队指导老师赵龙博士于前往墙绘地点途中,发现因道路修缮而面临废弃的雀舌黄杨木。这些株形在 1 米至 1.5 米间、长势紧凑且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苗木,不仅观赏价值高,更高度适配当地生长环境,用于塑造梯田景观效果极佳。随意丢弃这些苗木,既是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也与我国生态保护政策背道而驰。为此,赵龙博士积极联系驻村第一书记刘丰兴及石井村相关负责人,决定发动实践队成员对苗木进行移植,并就树苗移植问题展开深入商讨。
绿水青山就是最好的家。各方从生态效益、景观规划等多维度综合考量,最终决定将雀舌黄杨木移植至千亩梯田的小公园内。小公园此前景观较为单一,缺乏乔灌木植被,杂草丛生,不过大量裸露的岩石为景观营造提供了天然基底。此次雀舌黄杨木树苗的成功移植,不仅填补了植被空白,更与岩石相映成趣,大大提升了公园的美观性与生态价值,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
7月2日,湖林乡石井村党支部书记陈金秋、第一书记刘丰兴和村“两委”全体成员与实践队队员一同投身到树苗移植工作中。劳动间隙,陈金秋书记结合此次苗木移植行动,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他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基层党组织在生态保护中的责任与担当,讲述了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他强调,每一棵树苗都是生态环境的守护者,每一次生态保护行动都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号召同学们要将生态保护意识融入日常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次石井村墙绘实践与苗木移植行动,是集美大学师生践行国家生态保护政策的鲜活体现,也是基层党组织将生态文明建设与青年思想教育融合的有益尝试。校地双方以实际行动保护自然资源、提升乡村生态景观,不仅在青年心中播下了生态保护的种子,更在此过程中,根植了校地双方深厚的情谊,激励更多青年用实际行动守护乡村生态之美,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绿色动能。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侯玉坪、占诗敏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使用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侯玉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