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特殊日子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鞍山市千山区乡村实践队以脚步为笔、以调研为墨,深入基层一线,探寻党建引领乡村矛盾纠纷化解的"金钥匙",解锁乡村善治新密码。

首站獐子窝村:解码红色网格治理新范式

实践队一早抵达鞍山市千山区东鞍山街道獐子窝村。村委副书记王春亮热情接待,带领队员参观便民服务站,详细介绍服务功能。在党员学习活动室,王春亮书记将"枫桥经验"在乡村的创新实践娓娓道来,展示了"红色网格+评理说事"的治理模式如何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妇女联合会搭建的邻里沟通桥梁,也成为乡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实践队探访獐子窝村支部委员会

村委二楼,"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3项国家级、10余项省市区级荣誉熠熠生辉,见证着党建引领下村庄治理的丰硕成果。队员们通过查阅工作台账、案例记录,全面了解近年来党建与矛盾化解工作实绩,为后续调研积累丰富素材。

在座谈交流中,王春亮书记结合具体案例,从统筹协调、思想引领、群众动员等维度,为队员们揭开基层治理的实践密码。随后,实践队走进村民家中,倾听群众心声。村民李某感慨:"党员带头调解太及时了,很多矛盾刚冒头就化解了!"

▲团队成员与村民展开访谈

团队还拜访了退休村书记王老。谈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王老如数家珍:“党支部牵头,党员带头走访,哪家有矛盾都主动上门,村子更和谐了!”老书记的讲述,生动展现了党建引领在乡村治理中的强大生命力。

走访访街道办事处:纵览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午后,实践队来到东鞍山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主任孙主任带领大家参观综治中心,详细介绍"大话家常万事兴"治理品牌和"东鞍山做法"等创新经验,清晰呈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通过生动案例讲解,队员们直观感受到街道如何以党建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团队成员聆听孙主任讲解案例

从獐子窝村到街道办,队员们在调查中思索、访谈中求解、交流里感悟。党建引领乡村矛盾纠纷化解的实践智慧,也在党的104岁生日里,让青春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为探索乡村善治之路注入了青春活力 。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奇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47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