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日讯(通讯员 刘宇)6月26日,河南科技大学丽正书院“法润乡土”小队深入洛阳市汝阳县小店镇秦洼村,开展“法润乡土·情暖家国”基层服务实践。
团队基于法学、统计学、思想政治教育、商务英语多学科互补的优势,兴实地调查之风,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探索“故事+情景式”深度融合的乡村普法模式,为法治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提供青春智慧、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法润乡土”小队在洛阳市汝阳县小店镇秦洼村实践调研。陈心怡 供图
活动伊始,队员们先与秦洼村村委开展座谈会,深入了解秦洼村下辖7个自然村的法治建设情况和民生需求。会议锚定要在入户调研的基础上,开展“故事+情景式”精准定制普法宣讲、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小学生学业辅导三位一体实践服务。
图为师生团队与秦洼村村委会开展座谈会。陈心怡 供图
尔后,在村委会人员的指引下,队员们到秦凹、樱桃庵、辛庄等地进行实地调查,精准掌握一线实情。同时,团队充分发挥书院统计学的专业优势,利用统计学模型对回收的183份纸质问卷进行大数据分析,科学精准评估村民对《民法典》认识上存在的盲区,为“故事+情景式”精准定制普法宣讲提供数据支撑。
图为师生团队在秦凹调研。刘宇 供图
针对当地养殖户、烟草户,团队以案释例,围绕《民法典》相邻权阐释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以前没想到自己生活中会有这么多学问。”当地一位养殖户表示,这种精准定制、贴切老百姓生活的普法宣传让他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
图为小队为村民讲解相邻权与地役权。陈心怡 供图
图为78岁独居奶奶正在编织篮子。刘宇 供图
根据调研结果,团队通过法学赋能,引入“故事+情景式”新模式,举办了“法治新风进秦洼”情景剧、“法治新风尚”小品,用村民喜闻乐见的语言讲述法律援助、土地流转与确权、预防诈骗等专题,现场参与人数近百人次,获得村民热烈好评。
图为队员表演“法治新风尚”小品。赵祥渊 供图
此外,团队还开展了“阳光课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从第一专题预防校园霸凌,小队切入孩子们的日常细节,让孩子们在趣味猜谜的互动中学会保护自己;到第二专题缓解学业压力指南,队员们聚焦初高中常见的心理困惑,从刚入高中、对高考的紧张,到学业、人际压力带来的焦虑,以亲切的话语拉近距离,引发当地学子的共鸣。活动最后,小队与6名学子结对“成长小伙伴”,相互勉励、共同成长。
图为一队员表达在秦洼村生活的感受。刘梦楠 供图
在此期间,小队开展一对一课业辅导,耐心解答孩子们的学业难题,共建学习共同体。看着孩子们那活泼可爱的样子,一口一声“大哥哥、大姐姐”,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这次下乡传递温暖的意义。
图为队员一对一课业辅导。陈心怡 供图
据悉,河南科技大学自2018年6月被河南省委确定为汝阳县“校地结对帮扶”单位以来,该校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积极发挥高校人才高地、创新高地、智力高地的独特优势,“校地联动”实践模式持续深化。从定制式普法宣讲、“故事+情景式”精准普法到“阳光课堂”心理健康服务、一对一学业辅导,队员们将法治思维、法治意识与实践服务紧密结合,在基层服务践行中积极参与法治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未来,河南科技大学丽正书院将继续深耕校地共建平台,积极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创新普法、扎根基层实践,鼓励更多青年学子参加这场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的马拉松,以青春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新篇章,展现丽正学子的新时代风貌。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宇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