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数字福建”建设25周年,也是正式提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10周年。福建省自2020年被列为全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省份以来,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创造性提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分级授权模式,为全国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
为深入调研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福建模式”,集美大学“数政八闽”实践队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方政府公共数据授权的模式选择及风险防控研究”课题组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蔡聪裕老师的带领下,于6月30日赴福建省数据管理局、福州市数据管理局等政府部门开展了实地调研访谈。
实践队于福建省数据管理局合影(集美大学实践队供图)
实践队于福州市数据管理局合影(集美大学实践队供图)
省级统筹发力:分级授权机制夯实福建数据治理“底座”
在座谈会上,福建省数据管理局数据资源处王建军提到:“福建省公共数据开发利用采取分级开发模式。福建省大数据集团,作为公共数据一级开发主体,负责公共数据汇聚治理、安全管控、开放开发、服务管理等具体支撑工作。二级开发主体即市场主体通过“可用不可见”方式获取一级开发主体汇聚治理后的公共数据。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创新了公共数据运营服务费收费标准,探索了一条公共数据市场化价值化路径。”
实践队与省数据管理局进行座谈交流(集美大学实践队供图)
据悉,福建省目前已构建起“1+3+10”的全省公共数据授权体系,并通过福建省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包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服务平台和公共数据资源统一开放平台等),取得积极成效。福建省大数据集团一级开发公司黄毅经理举例说道,“我们依托省大数据库开发了企业数智分和个人数智分等一级开发产品,就为市场监督、交通运输等26个行业提供了各种场景应用”。
探索市级前沿:机制可信重构数据要素流通信任体系
此外,实践队还与福州市数据管理局、数字中国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深入交流。福州市数据管理局相关人员认为:“目前数据的汇聚共享,需优化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调动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而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相关人员则就数据空间核心机制、利益分配等问题进行探讨。他指出,“可信数据空间的核心在于构建机制可信的系统环境,而不仅是单纯依赖数据源的可信性。福州积极推动行业及企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通过制度化规则、加密技术、数据沙箱等手段,打造一个可追溯、可监管、可信赖的数据流通通道,实现跨主体、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与协同”。
实践队与福州市数据管理局进行座谈交流(集美大学实践队供图)
以调研丈量认知:青年视角链接理论与现实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实践队成员们从省级机制到市级探索,系统梳理了福建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方面的全链条逻辑与创新亮点。这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国家战略的理解,也拓展了他们对“数字中国”建设多维度路径的认知。正如陈晴岚同学说道:“数据不是冷冰冰的代码,它代表着治理能力、制度设计与公共信任。调研不是终点,而是链接知识与责任的起点。”此次“数政八闽”暑期实践,不仅是一场深入治理前沿的田野调查,更是一次青年学子服务国家战略、参与地方治理的思想洗礼与能力训练。
实践队合影(集美大学实践队供图)
(集美大学实践队刘芮伊、林颜供稿)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