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我们再次走进湘潭升平轩纸影博物馆。恰逢农历六月六,大家一起参与传统“晒纸影”习俗。“六月六”晒纸影的传统习俗:借夏日骄阳,除潮防虫,让纸影重焕生机,也晒去霉运,祈愿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图为成员在升平轩博物馆的合影
作为纸影戏影偶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吴渊老师在晾晒过程中细致讲解了纸影人物角色与晾晒规范。纸影角色涵盖生、旦、净、丑等戏曲行当,通过独特的面部纹样、服饰装饰展现身份性格。成员们小心的从箱子里拿出纸影进行晾晒,在此,吴渊老师特别强调,晾晒时需遵循“相向而晒”的传统方法,确保阳光均匀照射的同时,保护纸影的立体感与完整性。
图为吴升平老先生与吴渊老师晒纸影
图为团队成员合作晒纸影
每年农历六月六,传言是晒龙袍,以示吉祥。如今慢慢演变成晒书节,而在这里,民间艺人会将精心制作的纸影拿出来晾晒。其核心目的在于保护纸影的完整性,也是承载着慎终追远(纪念祖先)、强化宗族认同与凝聚力、教育后代传承家风的深刻文化意义。因此在晒纸影过后吴升平老先生和吴渊老师又于11点进行了燃香活动。
图为吴升平老先生与吴渊老师燃香
古老的“六月六晒纸影”习俗,从最初的“除潮防虫”物理保护,早已升华成一场“晒去霉运、祈愿传承”的文化盛典。它晒的是纸张,暖的是人心;防的是虫,聚的是认同。我们清晰地感受到,那份对祖先的追思、对传统的敬畏、对家风的承续,正如同这夏日的骄阳,炽热而恒久,照亮着非遗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希望之路。未来,“湘江畔的烛火”将继续以青春之名,拥抱非遗、赋能传承。期待和更多同路人一起,让古老纸影在新时代“活”起来,让湖湘文化根脉愈发坚韧!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丁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丁悦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