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泥土的芬芳遇见童心的绽放,一场关于心灵与自然的对话正在校园里悄然发生~

“滋蘭心园”心理疗愈志愿服务队走进黄舣镇小学校,用绿植为媒介,让孩子们在指尖触碰泥土的瞬间,感受心理成长的力量!快跟着我们一起看看这场充满生机园艺心理知识宣传与体验活动吧~

志愿流程全回顾:从知识到实践的心灵联结

-园艺心理PPT讲解:打开心灵与自然的桥梁

志愿者们用生动的课件,为同学们揭开「园艺心理」的神秘面纱~从植物生长周期类比情绪管理,到用多肉植物的耐旱特性讲解“心理韧性”,将抽象的心理知识化作看得见的自然现象。孩子们瞪着好奇的眼睛,原来给植物“疏叶”就像梳理烦恼,浇水的节奏也藏着“耐心”的智慧~

- 盆栽互动:亲手种下“心灵小确幸”

最热闹的环节来啦!每人一盆小多肉、一包营养土,志愿者手把手带孩子们填土、栽苗、铺面~“老师,我的小苗歪了怎么办?”“轻轻扶正就好啦,就像遇到挫折时也要慢慢调整呀~”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给盆栽起名字,“小太阳”“勇敢草”,每一株绿植都成了他们心灵的小小寄托。泥土沾在小手心,笑容却比阳光还灿烂~

- 合照定格:把春天和希望一起珍藏

“3、2、1~” 孩子们举着自己的盆栽围成圈,身后是写着“心灵之旅,健康相伴”的横幅。镜头里,有沾满泥土的小手、歪歪扭扭的盆栽,还有一张张被自然治愈的笑脸。这张合照里,藏着植物与心灵共同生长的约定~

为什么让孩子与植物对话?

园艺心理教育就像一把钥匙,打开孩子们与自己、与自然沟通的大门。当他们专注于照料一株植物时,不仅学会了责任与耐心,更在观察植物生长中理解了“成长需要时间”“挫折是必经之路”——这正是心理健康最珍贵的养分~

滋蘭心园,期待与更多心灵相遇

本次中小学实践培训只是开始~未来,我们将带着更多园艺心理活动走进校园、社区,让自然的力量滋养每一颗心灵。如果你也想加入这场温暖的旅程,欢迎关注我们,一起用绿植书写关于成长的故事~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贺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贺娟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43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