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3 月 20 日讯 (通讯员 王凯明) 为深化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数字化保护,“璀璨壮乡非遗 e 园” 项目团队近日走进广西博物馆,开展实地考察调研活动,通过专业技能与创新思维,为项目推进贡献力量。​

图为项目成员实地调研照片

在广西博物馆内,由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学生组成的王凯明,成果调研小组,重点对壮族织锦、苗族银饰锻造等非遗展品进行深入研究。团队成员王凯明利用摄影设备,从多角度对展品进行高清拍摄,捕捉织锦纹样细节、银饰雕刻纹理,为非遗展品的数字化留存积累丰富素材。同时,他还与博物馆讲解员积极沟通,详细记录展品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传承故事,整理成文字资料,为 “璀璨壮乡非遗 e 园” 项目数据库注入详实内容。​

图为非遗展品

图为非遗展厅

图为非遗展厅

对采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搭建初步的数字展示框架。他们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增强展品图片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让线上观众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之美。此外,还围绕博物馆内非遗展品的展示形式,提出创新方案,建议通过 VR 虚拟展厅、互动式数字导览等方式,提升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

此次在广西博物馆的调研活动,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项目团队共同完成了数十件非遗展品的数字化采集工作,并初步构建起非遗数字展示的基础框架。这些成果将为 “璀璨壮乡非遗 e 园” 项目后续的线上展示、文化传播等环节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广西非遗文化在数字时代实现更广泛的传播与传承。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李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琴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23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