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华师范大学尔玛传薪·云碉承韵队社会实践队深入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围绕社区治理创新与文旅融合发展展开实地调研,以青年视角观察乡村振兴的“北川样本”。

图为座谈现场

走进社区:触摸灾后重建的温度

实践队首站来到永昌镇尔玛社区。这座灾后重建的现代化社区,羌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施相融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居民正参与羌绣技艺培训。“我们通过‘党建+非遗’模式,既传承文化,又带动就业。”社区书记介绍道。队员们走访发现,社区推行“网格化+智慧平台”管理,老年食堂、儿童托管等服务精准对接需求。

探访双创基地:见证自强不息的能量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完成精神洗礼后,实践队前往北川残疾人双创基地。这里聚集了30余名残障创业者,羌绣工坊内,听障绣娘正用针线勾勒传统纹样;电商直播间中,轮椅青年通过直播推广羌族腊肉。“政府提供场地和培训,我们靠双手创造价值!”肢体残疾的创业者张先生展示着团队设计的抗震主题文创产品。队员们参与手工皂制作体验,并与创业者座谈记录需求。基地负责人透露,今年已带动残疾人家庭户均增收超2万元,相关经验正申报省级创新案例。

图为走访现场

据悉,实践队将整理调研成果,形成社区治理案例集与文旅推广方案,通过短视频、手绘地图等青年化方式助力北川故事传播。带队教师表示:“这既是国情教育的实践课,更是青年与新时代的双向奔赴。”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朱慧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慧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