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全力支持下,项目负责人钱欣欣带领团队以创新思维破解校园餐食安全与营养难题,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溯源体系,不仅守护了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更通过农校合作、技术赋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带动就业,书写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动人篇章。
聚焦痛点:传统配餐模式亟待革新
校园餐食来源难追溯、冷链运输损耗率高、特殊饮食需求难以满足……这些长期困扰家长与学生的难题,在钱欣欣团队的调研中被逐一破解。项目依托政策支持,成立萧县中业农产品有限公司,创新打造“自由农场→订单助农→可视加工→食育研学”全链条模式,实现采购损耗率下降25%、订单履约时效提升40%,并通过智慧化监管系统确保食品从生产到配送全程透明可溯。
创新实践:科技赋能守护健康与乡村
团队扎根安徽宿州萧县杨楼镇,推动智能耕种链与智能膳食精准对接,建立长期稳定合作的农民超百位,签订103份助农合同,年助农增收超100万元。冷链运输技术的优化让农产品损耗大幅降低,而“过敏筛选服务”则为4—17岁青少年提供个性化餐食,有效改善营养不良问题。此外,团队联合三所学校开展“食育研学”,普及绿色种植与健康饮食理念,惠及数千名学生。
成效显著:数据背后的温度与力量
近一年项目营收突破420万元,净利润近29万元,并成功获得萧县庆业商贸有限公司150万元融资。更令人瞩目的是,团队直接带动就业45人,其中留守妇女25人。 项目累计收到24封学校感谢信,营养专家邵辉评价其为“智慧化健康饮食的标杆”,行业专家孟玲则称赞“项目精准切中社会需求,前景广阔”。
未来愿景:做最执着的“搭桥人”
“总要有人为改变做点什么。”正如团队成员所言,钱欣欣团队将继续深耕农校融合,以技术反哺乡村,用一餐饭连接土地与未来。他们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吃好饭”,更希望以创新之火点亮乡村振兴之路,让更多人在时代浪潮中收获幸福与尊严。
(署名:钱欣欣)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